第1196章 牆倒眾人推(第2頁)
在霍爺的精心策劃下,各種輿論如洶湧的潮水般向林先生席捲而來。
網絡上,無數自媒體博主和營銷號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紛紛發佈各種捕風捉影的文章和視頻。
僅在事件發酵後的24小時內,關於林先生的負面文章就多達500餘篇,相關視頻的播放量累計突破1000萬次。
有的標題醒目刺眼,如《驚天內幕:林先生的黑暗交易大揭秘》;
有的言辭激烈,直呼林先生為“偽君子”“行業敗類”。
報紙上,大幅版面被用於刊登關於林先生的負面新聞。
在一週內,有超過30家報紙對此進行了報道,平均每家報紙至少拿出2個版面,總字數超過5萬字。
頭版頭條上,赫然印著“林先生的商業帝國背後的陰影”,吸引著路人的目光,引發著大眾的熱議。
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報紙的總髮行量達到了300萬份,覆蓋了城市中30%的人口。
電視新聞裡,主播們神情嚴肅地講述著與林先生相關的事件,畫面不斷切換著各種所謂的“證據”和“線索”。
從林先生出席活動的照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文件截圖,再到匿名人士的“爆料”,每一個片段都在試圖勾勒出一個貪婪、虛偽的人物形象。
在主要的電視頻道中,每天至少有10次相關報道,每次報道時長平均在3分鐘左右,累計每天的報道時長達到了30分鐘,佔總新聞時長的10%。
起初,只是一些模稜兩可的小道消息,比如“林先生涉嫌不正當商業競爭”“林先生與某神秘勢力勾結”等等。
這些消息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卻像一顆顆種子,在人們的心中生根發芽。漸漸地,各種添油加醋、歪曲事實的言論開始甚囂塵上。
有人爆料林先生在過去的一年中,多次挪用公款,中飽私囊,金額高達500萬元,並且有詳細的疑似轉賬記錄和財務報表作為“證據”;
有人說他利用職務之便,打壓競爭對手,通過惡意誹謗、商業間諜活動等手段,使其市場份額從原本的30%降至10%,壟斷市場;
還有人拿出一份所謂的秘密協議,聲稱林先生與某非法組織有著不可告人的交易,為其提供內部情報和資源,以換取鉅額利益;
甚至有人曝光林先生在某個重大項目招標中,行賄評標專家,金額高達200萬元,使得自己的公司以不正當手段中標,相關的錄音和視頻片段也被放出。
社交媒體上,無數的帖子和評論如雪花般湧現,紛紛對林先生的行為進行質疑和指責。
“林先生是否真的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的商業手段是否一直都如此黑暗?”
“這樣的人怎麼能擔任如此重要的職位?”諸如此類的言論在網絡上瘋狂傳播,不斷侵蝕著林先生的聲譽。
一些激進的網友甚至發起了“抵制林先生”的話題標籤,在48小時內,該話題的閱讀量達到了2000萬次,討論量超過10萬條,呼籲大家一起對林先生進行聲討。
普通民眾在看到這些輿論後,也逐漸改變了對林先生的看法。
曾經,林先生在他們眼中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行業的領軍人物,備受尊敬和信任。
他的演講和採訪常常被人們津津樂道,他所倡導的商業理念和價值觀也被許多人視為榜樣。
但如今,在鋪天蓋地的負面輿論轟炸下,林先生的形象一落千丈。
走在街頭,林先生能感覺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曾經的尊敬和羨慕已被懷疑和厭惡所取代。
在超市裡,當他挑選商品時,周圍的顧客會突然停止交談,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然後低聲議論著什麼。
據統計,在超市中,平均每10分鐘就有3個人對林先生投來異樣的目光,並有2次低聲議論。
在餐廳中,鄰桌的客人會在竊竊私語中提及他的名字,伴隨著不屑的笑聲。
有一次,他在公園裡散步,一群孩子正在玩耍,當他們看到林先生後,其中一個孩子對同伴說:“看,那就是那個壞人。”
就連他平日裡的一些老朋友,也開始刻意與他保持距離,生怕被他牽連。
據林先生的手機通話記錄顯示,在輿論風波後,他的老朋友給他打電話的次數減少了80%。
林先生曾經參加過一個慈善晚宴,在輿論風波之前,他總是晚宴上的焦點人物,人們紛紛圍繞著他,與他合影、交談,尋求合作機會或投資建議。
但現在,當他再次出現在那個晚宴上時,人們紛紛避開他,曾經的熱情和友好消失得無影無蹤。
原本晚宴上有200位嘉賓,在林先生出現後,有150位嘉賓選擇避開與他接觸或交流。
原本預定好的合作會議也被對方以各種理由推遲或取消,一些長期合作的夥伴也開始對合同條款提出苛刻的要求,甚至有合作伙伴直接提出解約。
據統計,有70%的合作會議被推遲或取消,30%的合作伙伴提出瞭解約。
與此同時,林先生的上級領導也注意到了這些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