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二百七十章 東非模式(第3頁)

    除了這些原因以外,東非也不適合商業汽車的推廣,東非現在的經濟體制算是半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應對市場需求變化有時是比較遲鈍的,這樣不利於汽車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至於把汽車產業放在歐洲發展,這一點就沒有問題,只不過錢是讓黑興根財團賺走了而已。

    至於東非主要還是提高生產力為主,所以許多投資不太考慮成本問題,先湊合著用,現在這套發展模式還是很適合東非的。

    東非實際上和弱化版的蘇聯差不多,而蘇聯模式對發展重工業優勢顯著,這一點東非也深切體會到了,不等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東非都不用擔心這種模式出現問題。

    而東非和蘇聯經濟模式的一個重大區別就在於東非相當重視進出口貿易,而且是取長補短的互補經濟發展模式。

    這也就是在19世紀,19世紀沒有所謂的兩極格局和一超多強,而是前世遠東帝國早期一直追求的多元化世界格局。

    所以東非不用站隊,可以在各方勢力之間遊走,不用擔心被吊死在一棵樹上,就比如日本雖然被東非針對了,但是他可以選擇和英美合作,沙俄也可以在英美德奧之間遊走。

    東非亦是如此,只不過東非在戰略上同時和遠東帝國合作,遠東帝國缺點雖然多,但是體量大,優勢也很多,所以世界各國嘴饞遠東帝國這塊滋滋冒油的肥肉。

    只不過東非能放下身段,或者說是更願意真心換真心,在遠東帝國取得了其他列強沒有的優勢,畢竟站著把飯要了和跪著把飯要了,明眼人都知道選擇前者,和東非合作的國家感覺上一定比其他國家舒服。

    這也是東非經濟體制的一個缺點,和蘇聯十分相似,只不過恩斯特沒有大撒錢的習慣,該東非賺的錢那是一分也不能少,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即便東非和德奧兩國關係那麼親密也是如此。

    而蘇聯就不懂這個道理,後來那些從蘇聯或者蘇聯陣營分裂出去的國家,基本上沒有幾個說蘇聯好話的,但是蘇聯真的沒有付出麼?恰恰相反,蘇聯對盟友和加盟國的付出是巨大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