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第2頁)

 “哈哈哈~”

 劉禪仰天大笑一聲,說道:“吳人不降,便將不降的人全殺了便是,此時,你吳國沒有與朕談條件的資格!”

 語畢,大漢天子冷聲說道:“既然吳國孫登猖狂不休,朕便發兵,踏平建業!”

 “陛下且慢!”

 張休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說道:“我主願降!”

 好傢伙,還帶了兩份東西過來。

 “我主願意歸附漢國,但要求吳國社稷存續。”

 聞此言,劉禪的語氣也是變得溫和起來了。

 “既然孫登願降,保存吳國社稷,並非不可。”

 只是實權,自今日起,你孫登是半點都拿不到了。

 清晨,天邊初露曙光,建業城外,很是喧囂。

 薄霧輕籠,給這座城池增添了幾分神秘與莊重。

 漢軍已至城外,陣容嚴整,旗幟獵獵作響,彷彿在宣告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空氣中瀰漫著緊張的氣息,漢軍士卒們的眼神中既有對勝利的渴望,也有對看吳國笑話的閒情逸致。

 吱吖一聲,建業城那沉重的城門緩緩開啟,彷彿是歷史的車輪在這一刻輕輕轉動。

 城門之後,吳國太子孫登,一身裝扮令人動容。

 他頭系白巾,上身赤露,口銜玉璧,雙手捧著吳王王璽,每一步都走得異常沉重,彷彿每一步都踏在了吳國數十年的榮辱興衰之上。

 他的眼神中既有不捨,也有屈辱,那是一種複雜而深刻的情感交織。

 最後,也就變成了釋然。

 在孫登的身後,顧譚手持吳國戶籍名冊,張休則緊握土地賬冊,二人步伐堅定,緊隨其後。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忠誠與決絕,雖然國家已降,但他們作為臣子的責任並未終結,他們要親手將這些象徵著國家根基的文書交給新的統治者,以確保吳國百姓的安寧。

 大漢天子自然是喜歡忠誠的臣子,而不是首鼠兩端的臣子。

 這也是張休顧譚二人在得知自己的父親已經歸漢之後,還要以孫登臣子自居的原因。

 站好最後一班崗,不僅僅是忠心於孫登,更多的,是要表現給大漢天子看的。

 他們的忠誠,會讓他們得到大漢天子的重用。

 在他們更後面,吳國的百官們,皆低頭湧出,他們的步伐或快或慢,但無一不顯得沉重。

 有的人眼中含淚,有的人則面如死灰,這不僅僅是個人命運的轉折,更是整個吳國命運的更迭。

 他們之中,有人曾位高權重,有人曾是治國能臣,如今卻只能作為降臣,面對未知的未來。

 出了吊橋,孫登跪伏在原地,他的身影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孤獨而堅毅。

 這一刻,時間彷彿凝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憐憫,有嘆息,也有冷漠的審視。

 遠處,劉禪騎著白馬,身著金甲,緩步而來,他的身影在朝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威嚴。

 然而,他並未靠近建業城五百米內。

 主要是害怕有詐。

 越是到要贏的時候,便越需要警惕,只有老硬幣才能活到最後,冒冒失失,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此刻劉禪看向投降的吳國君臣。

 他的眼神深邃,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對未來的深思。

 這場勝利僅僅是軍事上的征服,而如何收心吳國,整合吳國的力量為己用,便要看他的手腕了。

 文聘與魏延二將驅馬上前,他們身姿挺拔,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文聘展開皇帝聖旨,聲音洪亮而清晰,宣讀著接受吳國投降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吳國太子孫登,深明大義,知天時之不可逆,願率土歸誠,獻璽以降。朕嘉其志,念及兩國百姓,久經戰亂,實需安息。故茲特頒旨,準其投降,以安民心。

 朕又聞,宗廟乃國家之根本,祭祀之所在,關乎社稷之安危,百姓之福祉。故朕允吳國宗廟存續,以維其國之本,亦示朕之寬仁。

 自此以後,吳國百姓皆為大漢之民,當共遵大漢之法,同享大漢之福。

 朕望爾等齊心協力,共建太平盛世,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昌盛。

 欽此。”

 聖旨的每一個字都像是歷史的烙印,記錄下了這一刻的變遷。

 隨著聖旨的宣讀,空氣中的緊張氣氛似乎得到了緩解,但又似乎更加凝重,吳國君臣,不少人呼吸都艱難起來了。

 亡國之臣,痛苦可想而知。

 隨後,文聘接過吳國印璽、名冊,他的動作莊重而謹慎,在這個時候可不能掉鏈子了。

 “進城!”

 于禁、魏延則是率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