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五百七十八章 遼東、叔侄、野心!(第3頁)

 

曹丕不是聽不進去建議的君主,司馬懿之所以能夠被其重視,除了會做人之後,更多的是因為他會做事。

 

此番司馬懿給曹丕潑冷水,也完全是站在大魏的角度上的,這是公忠體國的臣僚才會做的事情。

 

“挑撥公孫恭與公孫淵的關係,讓遼東自亂,屆時,我大魏以救援其中一方為理由,進駐遼東!”

 

兩虎相爭,必有一敗。

 

而那個敗的人要想要東山再起,便不得不依靠魏國的勢力。

 

到了那個時候,便是魏國發力的時候了。

 

“你可有其中方略?”

 

司馬懿點了點頭,說道:“臣下有上中下三個應對之法。”

 

上中下應對之法?

 

龍椅之上,曹丕的坐姿都不自覺的端正起來了。

 

“仲達速速道來。”

 

司馬懿緩聲說道:“上計,便是等遼東公孫恭與公孫淵兩敗俱傷,我等揮軍入遼東,借雙方矛盾,速度掌控遼東,清除遼東公孫家的勢力。

 

之後藉助公孫家的傀儡,掌控遼東周遭各國各部的勢力,這是損失最小,也是收穫最大的辦法。”

 

“中計為何?”

 

“若是遼東一方敗得太快,我大魏還沒來得及插手,遼東便被其中一方掌控了,如此的話,便要發兵攻之,至少要花費半年的時間,方才可拿下遼東。

 

不過遼東方內亂,攻之,不會損耗我大魏多少兵力,至於要讓扶余、烏孫、高句麗臣服,便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下計為何?”

 

曹丕很是配合,繼續問道。

 

“下計便是公孫恭與公孫淵兩人不爭權,反而是演一場戲來賺我大魏天兵,如此的話,臣下也準備好了應對之策,可以將計就計,攻破遼東,只是如此的話,傷亡比之中上二計,會大得多。”

 

見曹丕眉頭微皺,司馬懿再在後面說道:“陛下放心,一山不容二虎,遼東之地,不可能有兩個遼東王,下計我大魏應是用不上的。”

 

聽到遼東王三個字,曹丕身上的殺氣明顯都重了幾分。

 

至於為何說公孫恭與公孫淵是遼東王。

 

根源還是因為公孫度。

 

公孫度分遼東郡為遼西和中遼兩郡,分設太守之職,渡海收取東萊各縣,設營州刺史。

 

自封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孫延為建義侯。

 

為漢朝的兩位祖先立廟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設壇,在郊外祭祀天地,親耕藉田,治理軍隊,出行時坐著皇帝才能坐的鑾駕,帽子上懸垂著九條玉串,以頭戴旄帽的騎兵為羽林軍。

 

曹操徵召公孫度做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公孫度說:“我在遼東稱王,要永寧幹什麼啊!”

 

遂將印綬藏於武器庫中。

 

公孫家之不順服,可見一斑。

 

“校事府消息,遼東與漢國和吳國都有聯繫,我等要對付遼東,這兩方的因素,不得不考慮。”

 

孫權在遼東買馬,以及漢國商盟從草原到遼東,與遼東交通。

 

這都是校事府通報上來的內容。

 

此番遼東境內,局勢絕對不會簡單。

 

畢竟當年徐州局勢,便有漢國從中作梗,否則,他大魏豈會被徐州拖個好幾年?

 

硬生生從三國最強變成現在的老二。

 

曹丕輕哼一聲,再說道:

 

“另外,若是要攻伐遼東,仲達可有具體的方略了?”

 

到了問細節的方面,司馬懿微喜,心中已經是明白了,攻伐遼東的差事,已經是被他拿捏在手了。

 

“我大魏精兵非是遼東所能比擬的,野戰遼東軍不是我大魏天兵的對手。

 

對於遼東軍卒,臣下了解頗多,其軍騎兵甚多,若臣去討伐,逢戰必挖壕溝,公孫家的騎兵發揮不出戰力,必敗。

 

野戰不成,其只能據守城池。

 

臣已經得到遼隧城的佈防圖,城中糧倉太小,儲存不了多少糧草,若其敢據城堅守,我大魏挖壕溝圍城,又壘高土坡高牆以弓箭手襲擊城池,不久城中必定糧盡,人相食,遼東焉能不克?”

 

這就是準備啊!

 

牽招與張遼心中明白,他們輸了。

 

而且輸得太多了。

 

領兵討伐遼東,他們拿什麼和司馬懿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