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五百四十章 星奔川騖,司馬為帥!(第3頁)

 另外,徵兵守衛邊境的期限是一年。

 司馬懿並未慌亂,也不著急。

 騎兵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騎兵的氣勢和聲勢,往往能夠震懾敵人的士氣和鬥志,使敵人在未交鋒之前就已經半敗。

 曹丕之前不用,是深以為恥,但戰局到了這種程度,魏國的精銳兵卒都被漢國嚯嚯得差不多了。

 不在城下丟了一兩萬具屍體,你打的下此城?

 司馬懿此番帶來的大軍,除了築城的民夫外,更多的,便是騎兵。

 家鄉青山綠水,邊地大漠黃沙,士兵不等打仗就先懼怕了幾分。

 這使得騎兵可以搶佔有利地形,突襲敵人後方,切斷敵人的糧道和援軍,或者及時撤退和追擊。

 騎兵可以靈活地變換戰術和陣型,根據敵人的弱點和自己的優勢,選擇最佳的攻擊角度和時機。

 沒辦法。

 恩寵不可謂不隆。

 只有五千人,五百騎兵,這五百騎兵,還是當初劉禪回長安的時候,魏延找劉禪要的。

 西漢時便有幾個思維敏銳的大臣提出軍事改革,使用異族兵就是改革措施之一。

 若是他把這個差事給搞砸了,便是曹丕再信重他,日後他也沒有再次帶兵打仗的可能了。

 第一個原因,是徵兵制難以適應戰場環境。

 他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

 衝陣的事情太多了。

 “可潼關的趙將軍,可會出關作戰?”

 “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好了,何須在意其他的?子龍將軍有縱橫天下的武力,出城應戰也不是不可,我等守住風凌城便是了。”

 騎兵可以快速地行軍和轉移,遠遠超過步兵的速度。

 秦漢大一統帝國建立後,戰爭的對象由各地諸侯變成了邊境異族,徵兵制就難以適應新的戰爭形態了。

 一年前那種情況,魏軍主力都打不下關中,當時漢軍還沒有在關中站穩腳跟。

 至於為何,主要有幾個原因。

 比如渾邪王投降後,其部眾就被分為五個屬國,安置在邊境上幫西漢戍邊。

 風陵渡營寨,現在可以稱之為風凌城了。

 漢文帝時賈誼就提議,想辦法讓部分匈奴人成為漢朝臣民,分散他們的力量,設置若干屬國,安置在從隴西到遼東的邊境上,讓他們幫漢朝抵禦月氏等其他異族。

 嚴重一點,可能以後的仕途也就到此為止了。

 還有材料記載說,青徐兩州每年要供應鮮卑兩億七千萬錢。

 西漢使用異族士兵的前提,是本身軍事實力非常強大,不管是用異族守衛邊境還是把他們編入中央軍序列,都只是作為一種補充力量。

 而對於這些‘僱傭兵’來說,只要錢帛賞賜給得夠,他們便會為你全力殺敵。

 東漢自己軍事實力不行,但用異族兵的傳統卻還在。

 而在這個時候,司馬懿上前請命出征,這一下子,對比就非常明顯了。

 很多軍將不願意出征,甚至還有幾個稱病的。

 而其餘一萬五千人,便是烏桓騎兵,鮮卑騎兵與匈奴騎兵組成的僱傭軍。

 司馬懿在洛陽之時,便已經是被曹丕授官了,此刻他是都督雍凉二州諸軍事,徵西將軍,可謂是位高權重。

 騎兵!

 司馬懿現在依仗的,便是這些精銳騎兵。

 大量的騎兵。

 東漢時所使用的異族兵包括匈奴、鮮卑、烏桓、扶余、羌、武陵蠻、交州蠻、白馬氐、昆明蠻等等,只要能用,才不管你是誰呢!

 邊境守衛當然也離不開異族兵。

 為何?

 當然

 他之所以能領軍出征,還是因為洛陽城中,無人敢請戰。

 但風陵渡位置重要,搞後勤的諸葛亮,是咬咬牙,給風凌城建造了甕城。

 趙子龍?

 魏延搖了搖頭,說道:“這我就不知道了。”

 實際上這是一種溢美之詞,東漢政府還是要花錢的,不花錢誰給伱賣命啊?

 到時候能否守住風凌城都成一個問題了。

 一個個都是響噹噹的名字。

 此番能否成事,也要靠他們三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