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五百四十章 星奔川騖,司馬為帥!

 關中西面,漢軍與魏軍之間可以說是打得熱鬧。

 而在關中東面,原本平靜的局勢,再起波瀾。

 風陵渡營寨外,魏延在高臺之上遠眺魏軍主力,那魏軍大旗上,清清楚楚的寫了司馬二字。

 “此番領兵,居然是司馬仲達。”

 身側,魏延副將上前道:“魏軍尚未站穩腳跟,可要出兵擊之,讓其不得輕易築寨。”

 魏延搖了搖頭,說道:“司馬仲達此人我對其有些瞭解,行軍以穩為主,此番既然是主帥坐纛到了,不可能沒有防備,現在便是發兵掩殺過去,其也有應對之法,萬一中埋伏了,便不妙了。”

 風陵渡營寨中的漢軍人數並不算多。

 此番,他必是要做出一番成就出來!

 “紮營,魏延與趙子龍難以對付,不知在蒲坂城中的向寵,是何人物?”

 “三位,此番大戰,仲達還是要靠你們的,我司馬懿身無長處,只能在你們後面搖旗助威了。”

 柿子挑軟的來捏,潼關與蒲板津,總是要拿下來一個,要麼便是大量殺傷漢軍,以作功績。

 東漢徵發異族兵的記載,史書上共出現80多次,烏桓作亂,用鮮卑打;鮮卑作亂,用匈奴打;北匈奴作亂,用南匈奴、烏桓、鮮卑一起打。

 漢武帝雖然擊敗匈奴,但也將大漢國力拖垮了,最後不得不在輪臺下罪己詔。

 騎兵也可以利用高度優勢,使用長槍或刀劍,對步兵進行居高臨下的攻擊,使步兵難以還擊。

 加之城中倉城府庫可以儲存的糧草、軍用物資數目巨大,只要不浪戰,守著來打,需要十倍於守城兵卒的數目,方才有可能將風凌城打下來。

 莫說是萬人軍陣,便是十萬人的軍陣,他都敢去闖一闖。

 初嚐到率領大軍的快感,司馬懿自然不想如此狼狽的。

 這三族都有豐富的當僱傭兵的歷史,可謂是經驗豐富。

 利用好騎兵的優勢,是他此番取勝的關鍵。

 今日帶兵出征,只是開始,日後他還有這樣的機會,而且會有很多。

 讓曹丕很是惱火。

 “不想漢軍居然如此謹慎,要想拿下潼關,恐怕困難了。”

 整整兩萬騎兵。

 但出乎司馬懿預料的,趙雲也沒有出兵。

 這半年來,漢國動用了許多民力,將風陵渡營寨擴建做城。

 此番魏國請鮮卑人、烏桓人、匈奴人出兵,也是花了不少代價的。

 中原士兵平時種地為生,戰時以步兵為主,讓他們對抗強於騎射、來去如風的草原騎兵,軍事技能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城池前面有護城河,護城河後面還建了一個甕城。

 此番他領兵前來,曹丕給他的軍將,陣容也是非常豪華的。

 利用外族作戰,在兩漢是有傳統的。

 “哎~”

 現在已經是關乎國家存亡的時候了,自己的面子,又能算什麼呢?

 “守好風凌城,不要給漢軍可乘之機,陛下親征曹真,隴西的魏軍,勢必不堪一擊,我們只需要拖一些時間便是了。”

 到漢武帝以後,對待異族的策略基本上採納了賈誼的想法。

 其實一般來說,小城池一般會採用吊橋門或者懸門,大城池才會再修建一個甕城,也就是正式城門前面的小城池,四周有高牆跟塔樓,當敵人攻入甕城後,才會遇到真正的大城門。

 城池城牆高約三丈,厚度在丈許之間,用大量的石頭和磚頭加固,還在風凌城城牆上設置鷹樓、瞭望塔、箭樓等高塔來提高守城兵卒的視野和攻擊能力。

 公元185年,邊章、韓遂造反,朝廷緊急召開平叛會議。

 而是眼睜睜的看著魏軍營寨一點點在廢墟中修築起來。

 “我倒是要漢軍來攻,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這個膽子。”

 此時站在甕城牆上的守軍就可以放箭射擊,拋砸石頭,放火倒開水等,把敵兵殺退。

 恐怕是自取其辱罷了。

 兩漢政府使用外族武裝的傳統,可以追溯到西漢。

 危機中蘊含著機遇,同樣的,機遇中也是蘊含著危機的。

 第二個原因,是戰術上難以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