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五百一十五章 天下震動,魏吳共抗漢!(第3頁)


 至於什麼問題如此嚴重,答案很簡單。

 沒吃的了!

 當日孫權齊聚十萬大軍,便從百姓手上搜颳了不知道多少糧草。

 從那個時候開始,百姓手上的糧草就不夠了。

 緊接著,為了求和,為了贖回被困在尋陽防線中的萬餘吳軍精銳,又瘋狂籌糧,這些糧草,自然也是來自於百姓。

 竭澤而漁之下,百姓剩下來的糧食,已經是完全不夠過冬了。

 這也是造成百姓逃散的根本原因。

 吃的都沒有了,活都活不下去了,不跑,等死嗎?

 此刻。

 建業外。

 吳王宮中。

 孫權面色猙獰。

 在他面前,張昭,顧雍,諸葛瑾等人連大氣都不敢喘上一聲。

 “百姓逃散,為之奈何?各家難道不能湊出些糧草用來賑災?”

 百姓手上是沒有什麼糧草的,但是百姓手上沒有糧草,不代表世家手上沒有糧草。

 孫權是希望江東士族貢獻出一點糧草出來,讓吳國度過難關。

 張昭面帶苦澀之色,說道:“府中已無多少糧草了,要想賑災,怕是要向漢國,或是魏國買糧。”

 世家手上沒有糧草嗎?

 那當然不是了。

 世家手上有糧草,而且還有很多。

 在亂世之中,通過一點點的糧草,便可兼併土地,獲得佃農,世家巴不得天下大亂。

 對於世家的尿性,孫權自是清楚,是故他聽完張昭的話,當即嗤笑一聲。

 買糧?

 戰亂之時,糧草比黃金還要重要,魏國與漢國也缺糧食,會賣糧食過來?

 吳國百姓逃散,逃的地方,不是漢國就是魏國,他們都在偷著笑,如何會管你的死活?

 “不若,讓江淮百姓到南方就食?”顧雍在一邊獻計。

 既然當地無法提供足夠的糧草供應,那麼到南方去找吃的去?

 “江淮乃重地,土地肥沃,百姓若是走了,來年的收成如何保障?”

 沿江的土地都是肥沃的土地,平原一大片,真可謂是魚米之鄉。

 這些地方,百姓若是沒了,來年不種糧食,吳國的國力如何恢復?

 正當君臣對此事一籌莫展之際,殿外卻是傳來內官的聲音。

 “大王,魏國使者到!”

 魏國使者?

 孫權愣了一下,他來此地作甚?

 心中雖然疑惑,但孫權還是說道:“將魏國使者引到偏殿去。”

 “大王,或許可以求助魏國,今日便是機會!”

 諸葛瑾連忙上前說道。

 人家來幹什麼都不知道,你就來求糧?

 孫權輕哼一聲,說道:“待孤去見了魏國使者再說。”

 未久,偏殿之中,孫權便見到了魏國使者。

 “外使拜見吳王。”

 端坐在王位之上,孫權對著魏國使者擺了擺手,說道:“不知汝主命你前來,所謂何事?”

 魏國使者笑了笑,說道:“此乃我主親筆所書,還請吳王觀之。”

 內官將吳國使者手上的信送到孫權手上,打開信件,孫權的眉頭頓時緊皺起來了。

 只見信中寫道:

 頃聞漢國之變,備已百年,太子禪承嗣大統,登基稱帝。漢兵乘勝,已拔長安,我大魏元氣為之大傷。

 此誠天下鼎足而三之時,亦朕與吳王共謀大計之秋也。

 備之在世,與吾兩國交惡,兵連禍結,百姓疲於奔命。今備既歿,禪新立,或者漢國有綏靖之意,吾國亦當因時而變,以圖長治久安。

 然朕知吳王亦英雄也,必明察秋毫,洞悉時局。

 朕又聞吳王有令愛魯班,才貌雙全,賢淑有德。朕欲遣使求婚,結秦晉之好,永為唇齒之邦。若得聯姻,則朕與吳王共謀天下,指日可待也。願吳王熟慮之,勿負朕望。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朕與吳王當順天應人,共謀大業,以安百姓,以定天下。

 書不盡言,丕再拜頓首。

 看完曹丕手書信件,孫權久久不能語。

 什麼時候,曹丕對他的態度這麼好了?

 之前對他的態度,可是扯高氣揚,根本不將他孫仲謀放在眼裡的。

 現在對他的態度,可謂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看來

 關中被奪,魏軍慘敗,魏國的曹丕也硬氣不起來了,只能是希望通過與他吳國聯姻,共同對付漢國了。

 孫權眼睛一閃。

 這對他吳國來說,何嘗不是一個機會?

 他看那劉公嗣,不爽已久!

 不過

 孫曹聯盟之事是需要謀劃的,現在吳國的當務之急,是糧草問題!

 不管怎麼說,先將難關渡過去了再說!

 孫權的人生信條是:畫的大餅再香,也不如吃

進肚子裡的好。

 趁此機會,搞點糧食,讓吳國渡過難關才是關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