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三百三十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


 咳咳~

 劉備咳嗽一聲,說道:“為父的身體愈發敗壞,如何去處理繁重的工作,現已疲憊,不若太子替我監理國事,孤好養傷病。”

 監理國事?

 劉禪愣了一下。

 “國內之事,有軍師將軍,還有一群良臣在,應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父王的身體自是會痊癒的,何須讓小子監國?況且,閬中要地,巴地蠻夷並不順從,兒臣準備待開春後,便率軍處理此事。”

 見劉禪推諉,劉備笑著說道:“閬中之地,有翼德坐鎮,無憂矣。”

 “有右將軍坐鎮,確實是沒有多大的問題,但關鍵是右將軍坐鎮閬中,卻是浪費了一猛將,也浪費了數萬大軍,兒臣以為,若是能徹底解決巴地禍亂,甚至能將巴地蠻夷為我漢中國所用,那必能使我漢中國國力上升一個檔次。”

 這個時代,人口就是稅收,人口就是國力。

 若是能夠將巴地蠻夷編戶齊民了,無疑會大漲漢中國的人口。

 現在登記造冊的漢中國人口,包括荊州之地,也不過兩百多萬人而已。

 這還是劉禪平定南中四郡,拿下荊州,又拿下汝南之後才有的人口。

 按照原歷史,當初的人口,連一百萬都不到。

 雖然其中有很多黑戶,但不可爭辯的是,益州百姓確實不多,朝廷能夠收的稅,也不多。

 現在變成兩百萬人口了,多嗎?

 不多。

 根本不及曹魏。

 也就能和江東比比人口。

 而若是能夠消化巴地百姓,無疑能給給漢中國多加幾十萬百姓。

 幾十萬百姓,便可多養幾萬人的大軍。

 多出這幾萬人的大軍,說不定就可以在前線打仗的時候,逆轉局勢。

 日後與魏國大戰,肯定是要比拼國力的了。

 曹魏居於中原之地,國力恢復得更快,即便劉禪在其中搞了小動作,但也阻礙不了多少。

 尤其是曹丕已經是向世家妥協了,其國力的恢復,肯定是會更上一個臺階的。

 他若是不多做一些,豈非要與曹魏的差距越來越大?

 這絕對不是劉禪願意看到的。

 “只是翼德在閬中也是頗為盡力,各種方法都試過了,卻還不能收服巴中蠻夷,難道太子有辦法?”

 “閬中乃是要地,其重要性兒臣知曉,若是兒臣過去,必能收服巴中蠻夷,至於如何收服,現在兒臣只有腹稿,真正要解決巴地之禍,還得到了當地,再來用計。”

 只有腹稿?

 沒有定計?

 若是換做其他人,劉備早就發怒了。

 你這小子,沒有定計,還敢說大話?

 沒有金剛鑽,敢來攬這瓷器活?

 但這可是自己的寶貝兒子,平定過南中四郡蠻夷,收復過荊襄九郡,更是將汝南郡都拿下來的人。

 他說的話,劉備不能不信啊!

 “只是.閬中之地,若是生亂.”

 劉禪說道:“閬中之地的重要性,兒臣清清楚楚。”

 在蜀漢政權中,如果讓大家對武將進行排序,相信百分之百的人都會將關羽排第一、張飛排第二。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關羽、張飛都是一開始就追隨劉備的人,無論感情、功勞還是才能都可以說位居蜀漢將領前兩位。

 但是,張飛作為劉備的心腹大將,是當時難得的將才,而劉備只讓其鎮守縣級市閬中,實在是大材小用。

 通過對比鎮守荊州的關羽、鎮守漢中的魏延,劉備實在是對不起自己的這位“三弟”,難道劉備當時已經老糊塗了?

 還是有意要打壓張飛?

 畢竟劉備的三塊主要的地盤一個是荊州、一個是益州、一個是漢中,按照正常的邏輯,的確應該是劉備坐鎮成都,關羽鎮守荊州,漢中就應該給張三將軍。

 其實,閬中之地,重要性,比之漢中,那是不逞多讓的。

 這就得先來了解一下閬中的地理了。

 閬中,地處**盆地北緣,位於嘉陵江中上游,秦巴山南麓,山圍四面,水繞三方,為巴蜀要衝,軍事重鎮,東靠巴中、儀隴,南連南部,西鄰劍閣,北接蒼溪,乃是川北的政治經濟中心。

 從閬中往上可以順道直達漢中,如果漢中發生戰事,魏延方面吃緊的時候,張飛可以率部及時增援,確保漢中安全。

 而如果漢中失守,張飛則可在閬中構築第二道防線,甚至安排劍閣的防禦,危急時刻,還可以直接增援成都,防止敵軍長驅直入。

 所以說,張飛鎮守的閬中其實是和漢中、成都(劍閣)成掎角之勢,對蜀漢政權的意義不言而喻。

 而且,閬中位居嘉陵江中上游,如果順流而下的話,還可以直達江州,支援東線,防止東吳的突然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