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一百七十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2頁)


 養馬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劉禪這段時間從古書上,或者是直接詢問養馬人,將如何養馬,養馬的條件與成本,都是瞭解清楚了。

 馬居六畜之首,無論在遊牧文明還是農耕文明中,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幫手,或者說馬就是生產力的標誌。

 很多人有誤解:馬只要喂草不就可以了嗎?草不是到處都是嗎?養馬是很簡單的事情。

 其實,這大錯特錯。

 馬是很精貴的牲畜。

 首先,馬是食草動物沒錯,但是馬的消化能力很弱,因為馬不像牛一樣會反芻。

 養馬想一次餵飽幾頓不吃,那是不可能的。

 歷史上也有類似記載:“大中祥符六年二月二日,牧制置使言,淳澤並諸處馬監,每冬寒至,春草未出時,馬在野,多因草少,致成瘦弱。”而馬一瘦弱就幹不了活了。

 其次,馬的胃口很大。

 一匹馬一年的需求量大概是三千多斤;而牛的飼料就比較寬泛,麥秸、高粱杆、粟杆皆可,一年也就接近三千斤;雖然驢和馬一樣,也不反芻,但是一頭驢一年需求的草兩千斤,比馬少多了。

 再者,馬不能光吃草,還得喂糧食,特別是乾重活時,戰時的戰馬就更不用說了,幾乎“一日三餐”都得喂糧食,甚至普通百姓都吃不上的豆料。

 這成本,太高了。

 “在三郡之地設馬場,或還能成。”

 南郡百姓稠密,若是將良田做草場,那不是浪費資源嗎?

 “殿下或可讓百姓養馬,然後官府高價收購,或許可以降些成本。”

 在一邊,關銀屏亦是點頭。

 “這個方法好,若是人人養馬,日後軍中肯定就不缺戰馬了。”

 想得倒挺美。

 “此計恐難成。”

 李明與關銀屏所想,後世的時候,宋朝也幹過。

 而且宋朝丟失燕雲十六州,與劉禪現在一樣,都是沒有主要的產馬地。

 《宋史》記載:“元豐三年春,以王拱辰之請,詔開封府界、京東西、河北、陝西、河東路州縣戶各計資產市馬,坊郭家產及三千緡、鄉村五千緡、若坊郭鄉村通及三千緡以上者,各養一馬,增倍者馬亦如之。”

 顯然,城市戶家產要達到三千貫,鄉村五千貫,這才養得起馬。

 這要求顯然是比較高的,普通農戶根本養不起馬。

 要想推廣出去?

 人家還活不活了?

 家裡養了個大爺,別馬沒餓死,人先餓死了。

 “養馬頗為家資,尋常人難以承受,況一匹馬,少說要數十畝地的草場供草,尋常人家豈能有之?”

 劉禪瞭解過了,東漢時設的馬苑,馬監草地四萬八千餘頃,也只能養五萬匹馬,一馬佔地五十畝。

 而五十畝地,差不多是一箇中上等五口之家的水平了。

 因此,民間養馬僅限於想象。

 “只是...僅憑商隊得來百十匹馬,等到何時,才能為軍中供應良馬?”

 一兩年的時間,根本不夠。

 劉禪輕輕一笑,說道:“一年不夠兩年,兩年不夠三年,這是百年大計。”

 在沒得到產馬地之前,便只能通過自己的途徑養出馬來。

 要麼...

 便是北伐,將雍凉之地拿下。

 但短時間內,恐怕難成。

 打了太多仗了,未有一兩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休養生息,民力根本恢復不過來。

 而在這段時間內,劉禪可不想等。

 況且...

 在荊州養馬,若是能雜交出良種出來,未必不如西域寶馬。

 “箇中之事,便交由李君了。”

 李明誠惶誠恐,連忙起身對著劉禪行禮,說道:“既然殿下都已經打算好了,那屬下也不再多說了,多則一年半載,少則三個月,這百十匹良馬馬種,必送到荊州來。”

 “好。”

 劉禪輕輕點頭。

 “那屬下告辭了。”

 李明離去之後,劉禪對著關銀屏說道:“益州郡有不少銅礦、銀礦、鐵礦,儘快命人前去開採,還有,卷城西側鐵山上,亦有產出鐵礦,此事交由董允負責,讓他多打造些農具出來。”

 荊州百廢待興,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劉禪來做了。

 “鳳兒知曉了。”

 關銀屏現在差不多成了他劉禪的小秘了。

 俗話說得好。

 有事秘書幹,沒事...

 咳咳。

 ...

 昆陽城中。

 城中府衙。

 魏王曹操臨時行苑之中。

 “咳咳咳。”

 曹操捂著手巾,臉色蒼白,眼神無神,全身上下,散發出一種虛弱的氣息。

 他的額頭佈滿細密的汗珠,滴落在手巾上,形成一片淡淡的溼痕。額角的皺紋更加深了,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