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
諸葛亮與法正離開之後,劉禪便在思索如何對付世家。
要想徹底解決世家之患,那自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起碼在現在天下未一統的他的手上完成不了。
既然無法徹底解決,那隻能退而求其次了。
籠絡與打壓。
或者說...
將不聽話的世家剿滅,扶持一批新的利益集團,取代原來的世家。
這扶持的利益集團,自然比原來的世家更聽他的話。
至於日後的事情,日後再說。
此時,劉禪想起了後世李世民的《氏族志》。
《氏族志》並不是李世民獨創的東西,實際上從魏晉時期形成門閥政治制度開始,類似的東西便層出不窮。
由於魏晉時期形成了門閥政治制度,各個門閥家族在九品中正制的指導下勘定品級,並且具有對應品級的政治特權,所以門閥士族成為了魏晉南北朝的特權階層。
於是他們成為了國家和朝廷的中堅力量,控制著國家政治、軍事、經濟、土地和教育等各種資源,也成為了國家興衰成敗的根源所在。
《氏族志》之類的東西,便是勘定門閥士族權勢、地位的標準,也是他們瓜分國家資源,形成統治集團的基礎。
到了隋唐時期,門閥士族的力量空前強大,形成了以崔、盧、鄭、李、王等五姓七宗為首的門閥集團。
這些門閥集團都是來自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在地方上盤根錯節,可謂是根深蒂固。
這些門閥家族互相之間通過通婚等方式形成了共有的利益鏈,在朝廷政治中互相支持,成為主導國家朝政的重要政治力量。
他們對國家資源的壟斷不僅僅讓家族利益越來越龐大,也成為了社會的毒瘤,阻礙著國家的發展。
實際上從魏晉南北朝以來短命王朝頻繁出現的歷史週期律,便是因為門閥士族統治國家引發固有危機的結果。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也因此想出了各種辦法,重新勘定《氏族志》便是其中一種。
李世民想要打破門閥政治的歷史週期律,這在他之前的很多皇帝都試過,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隋煬帝楊廣。
但楊廣的結局還是以失敗而告終,以至於連國家都被搞崩潰了。
李世民不想步楊廣的後塵,他選擇了從勘定《氏族志》出發的。這個辦法本來是國家建立之初題中應有之意的,但李世民命高士廉勘定《氏族志》卻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
這個想法對唐朝政治的未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從李世民對《氏族志》修改的要求看,顯然是有著更深的政治目的。
當時唐朝繼承的是隋朝的江山,雖然經過隋末農民戰爭的洗禮,但國家的政治架構並沒有改變。
從政治體系上看,關隴貴族門閥、山東世家各族,江南士族集團依舊是最大的三個門閥集團。
他們在國家政治體系上佔有重要的位置,控制著大部分的國家資源,各種關係和利益鏈盤根錯節,隱隱的操縱著國家政治的走向。
李唐皇族雖然是皇家,在地位上非常尊崇,但從實際控制的國家資源上看,也是遠遠不如這三大門閥集團的。
而作為這三大集團領頭的五姓七宗,其控制的國家資源更是不計其數,勢力上非常的龐大。
這些勢力一旦出現了尾大不掉之勢,必然會危及到國家的興衰,所以歷朝歷代皇帝對這些家族都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