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887【本科與專科】



                垂拱殿。

    禮部尚書胡安國,坐在旁邊觀看皇帝批閱奏疏。

    良久,朱銘擱筆問道:“士林當中,是不是已經鬧開了?”

    胡安國回答:“《荀子》升經,非議頗多。前兩日牡丹花會,還有士子聚而論道。”

    “論些什麼?”朱銘問道。

    胡安國說:“性善與禮偽。”

    朱銘笑道:“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胡安國回答得非常委婉:“臣尊孟子。”

    朱銘說道:“慢慢來吧。今年的秋闈,開始考《荀子》。‘荀子科’的秀才、舉人名額,暫時可定得少一些。”

    “官家英明。”胡安國違心奉承。

    朱銘還沒正式登基的時候,就已經透露出《荀子》升經的意向。

    胡安國一直持反對意見。

    或者說,整個朝堂就沒幾人支持。

    北宋時期《孟子》升經,都經歷了一番拉扯,甚至差點激化黨爭。只因舊黨支持《孟子》升經的也不少,這才沒有把事情徹底搞大。

    《孟子》都這樣招惹非議,可想而知《荀子》更難服眾。

    但朱銘就是要堅持己見,大臣們自然無法反對。

    皇帝的正常操作,應該是讓某位大臣,提出建議並引發口水戰。然後,皇帝站出來偏幫一方,最終達成《荀子》升經的目標。

    朱銘沒這樣做,直接親自提出來!

    閣臣們勸了幾年,首相都換了兩個,但朱銘每年都重提此事。

    大臣們累了,愛咋咋地吧,只能曲線救國了。

    身為禮部尚書的胡安國,被眾臣推出來扛事兒,負責重新註解《荀子》經義——既然無法阻止,那就儘量引導去正確方向。

    朱銘突然說:“朕打算恢復並改革制科。”

    胡安國聽得頭皮發麻,他隱隱猜到皇帝想幹啥。

    肯定跟那些雜學有關!

    “砰砰!”

    桌案上放著一疊稿件,朱銘用指尖敲擊兩下:“這裡是制科改革方略,你拿去查漏補缺一下,然後再跟內閣商議。去吧。”

    “遵旨。”

    太監把那些稿件捧來,胡安國躬身接過,然後帶著稿件告退。

    等不及回到禮部衙門,胡安國就把制科改革方案打開。

    一看之下,心道果然!

    三年一屆的科舉,叫做“常科”。

    不定期的科舉,叫做“恩科”。

    常科與恩科,考試內容相同,屬於正規科舉範疇。

    此外,還有制科。

    制科專門招收特殊人才,《老子》、《荀子》、《揚子》這些,是制科考試經常出現的內容。數學、律法、醫學……這些也能列入制科。

    皇帝哪天抽風,制科突然考《韓非子》、《墨子》都有可能!

    大明開國以來,科舉出題比較混亂,由於朱銘添加各種雜學,等於把常科都玩成了制科。

    現在卻是要正規化了,改革方案如下:

    第一,把《數學》納入常科為必考,把《荀子》納入常科為選考。即魏良臣在江西透露的那些。

    第二,太學上舍試與制科合併。即把不定時舉辦的制科,改為每年都要考的制科。制科考生以太學生為主體,民間學子亦可自主報名。

    第三,數學、天文、地理、化學、物理、律法、冶煉、機械、造船、醫學、農學、水利、老子、揚子、管子、歷朝史書……通通納入制科範疇。並且分為諸子(含史學)和實學兩大類,每一個大類都有進士、舉人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