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 作品

0650【衝就完事兒】



                完顏婁室的主力,向東北方奔出兩三里時,溫都思忠就帶著百餘輕騎,毫不起眼的朝著正北方飛奔。

    作為身經百戰的老將,完顏婁室並非一味兇猛,他不可能寄希望於單一退路。

    但是,在麾下將士被木炮打得膽寒之際,完顏婁室也不能直接說翻山越嶺逃走,那樣會進一步削弱將士們的戰鬥意志!

    因此只能高喊著強攻穿過谷地,又悄悄派人去實地查看逃跑地形。

    一明一暗,兩手準備。

    戰場北面和西北面的山嶺,也就是“八”字形那一撇,皆為山西常見的土石山區。

    用專業詞彙來描述,其土壤構成為:大約80%的壤中蝕黃土質褐土性土,大約20%的薄層砂頁岩類褐土性土。

    說得更簡單一些,就是黃土當中夾著少量砂石。

    整體海拔幾百米高,但那些山嶺的相對高度,卻只有十幾米到幾十米,能達到一兩百米的都算山峰。

    但是,黃土被侵蝕得溝壑縱橫,一道道山樑起伏交錯。

    沒有什麼能一通到底的溝谷,往往沿著溝壑走一段,又得爬上山樑前進,然後下山走另一條溝壑。某些山樑的一側,還被大自然削得筆直,戰馬根本上不去,若走錯了必須重新找路。

    最窄的地方,僅直線距離三百多米,很快就能全軍翻越逃出生天。

    最寬的地方,直線距離一千多米,溝壑山樑交雜猶如迷宮。

    溫都思忠帶著百餘輕騎,分成十個小隊來到不同地方的山腳下。他們棄馬沿著溝壑,朝附近最高的山樑攀爬觀察,試圖尋找距離最短、最適合戰馬通過的逃跑路線。

    山嶺中的植被,以荊條、黃刺梅、狗尾草、白羊草等低矮草木為主。

    也間雜著少量側柏、油松,整體不太影響登高觀察。

    溫都思忠從山腳出發,到前往附近的第一處高地觀察,接著又辨認四下溝壑山樑走向,花費十多分鐘基本搞定。

    然後,又前往另一處高地觀察。

    ……

    二十個騎兵戰鬥小隊,即四百驍騎、六百輕騎,作為金兵前鋒快速奔跑回援。

    他們毫不體恤戰馬體力,速度達到每分鐘420米。

    這可是驍騎兵著甲狀態!

    僅僅十分鐘左右,就跟大明重騎兵的扈從們遇上。

    這些扈從臨時轉為輕騎兵執行偵察任務,看到金國騎兵立即吹響號角示警,一邊吹號一邊逃回友軍主力方向。

    很快,留下來禦敵的兩千大明驍騎,以逸待勞就殺向那些金國騎兵先鋒。

    金兵的先鋒部隊,在遇到明軍重騎扈從時,就開始減速讓戰馬略微喘口氣,甚至是勒馬轉身緩慢後撤。他們的任務不是強攻,而是儘快抵達戰場,逼迫明軍分兵進行防備,拖延明軍攻打營寨的速度。

    “踏平敵軍!”

    楊雲舉槍大喝,率領二千驍騎就衝上去,一千重騎扈從跟在後面伺機而動。

    女真騎兵是輕重騎混編,二十驍騎、三十輕騎編為五十人戰隊。

    大明騎兵模仿關寧騎兵編制,同樣也是五十人編組。但他們全是驍騎,二十五人編為一個小隊,兩個小隊組成五十人中隊。(今後如果再次擴編,還會加入輕騎兵。)

    明軍騎兵小隊的隊形,其中二十個騎兵,組成四個五人縱隊。

    小隊長位於中間最前方,旗手兼傳令官跟在小隊長身後。

    兩個什長,分別位於左右兩縱的前方。

    隊伍中間的最後方還有一個督導,平時做思想工作,戰時則督陣廝殺。

    交戰之時,小隊長率軍正面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