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代價(第3頁)
“敵襲……”
負責探測預警的士兵,看著屏幕上一道道直奔自己而來的藍色流光,以及瘋狂閃爍,紅得像是在滴血的警示燈,驚恐地按下開啟能量中和護盾的按鈕。
戰艦龐大的身軀根本來不及調整自身的行進姿態,只能寄希望於能量中和護盾可以擋下這一波突如其來的攻擊,哪怕只是護住要害。
但既然旗艦都開了火,其餘的戰艦又怎麼會坐視不理?
三個編隊1800艘戰艦的艦長們,按照事先分配好的任務,或下令粒子炮開火,或發射裝有離子引擎的導彈,又或者釋放出大量的無人機。
最後一個編隊,按照安全保障條例,並沒有參與攻擊,而是依舊隱藏著自己的身形。
如果敵方有支援,他們可以進行阻擊;如果沒有支援,則等待最合適的時機,發起致命的最後一擊。
然而,縱然蘇河的這些編隊佔據了偷襲的先機,第一輪攻擊的效果卻不理想——僅僅只有兩艘戰艦被當場擊沉,而其餘大部分的伊利爾戰艦都還保留了相當的戰力。
究其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進行護航的這些戰艦,裝甲都經過了加固處理,防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且,這些戰艦之間的距離也拉得比較開。被擊沉的兩艘戰艦所發生的殉爆並沒有對其他戰艦造成太大的影響。
另一個就是蘇河麾下的官兵,在戰鬥意志上與主力艦隊的官兵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4天多的等待,讓不少人都產生了懈怠,在攻擊前沒有經過二次校準就匆忙開火,這就使得70%以上的攻擊都落了空。
“真是一群混蛋。”
蘇河氣得雙腳直跳。
他終於知道自己的艦隊與主力艦隊之間的差距在哪裡了。
但好在,經過了最開始的慌亂之後,塔斯拉瑪守備艦隊的官兵開始回過神來。
隨著參謀們不停將修正後的參數輸入火控系統,伏擊艦隊炮火的精準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從原來30%多的命中率,到半小時後的40%多的命中率,再到1個多小時後50%多,接近60%的命中率。
要知道,雙方的戰艦都是在高速移動中,並不是靜止不動,再加上雙方之間的距離以萬公里計,就算有光腦的輔助瞄準,出現30%以上的概率雲偏差也是正常的。
蘇河麾下的官兵能夠將命中率提升到接近60%的程度,對守備艦隊而言,已經是接近主力艦隊的水平了。
4個小時後,在確定後續沒有援兵的情況下,一直潛伏不動的第四支編隊也加入了戰鬥。
這成了壓垮伊利爾護航艦隊的最後一根稻草。
又過了3個多小時,300艘護航戰艦被盡數殲滅,近千艘的運輸貨船也被大部擊沉,只有不到10艘運輸船趁亂逃離了戰場。
而蘇河指揮參戰的4支編隊,也被擊沉112艘,還有71艘受創嚴重,只能就地自沉。
這其中還包括了1艘戰列艦,2艘重型巡洋艦和7艘輕型巡洋艦。
儘管心痛,但蘇河知道,這是塔斯拉瑪守備艦隊成長道路上必須要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