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各有優劣(第3頁)
在南王和西瑤仙尊深邃的目光注視下,雲飛醒了過來,眼中閃過無盡玄奧。一道淡然的大道從他體內升起,氣與血交織在一起,化為圖像,化為神器,最終化為混沌。隨著混沌的出現,一股猶如神斧的氣場從中劈開混沌,演化出一方虛幻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氣與血匯聚成山巒,匯聚成江河,匯聚成草木……一幕幕情景交織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形意第四重境界。
“形意第四境·大道化地,以道塑形,以身化地。”
“形意第四境的重點在於修煉大地的形態,而不是通過人的身體來演變這種形態,而是要運用自身修煉的大道來進行演化。畢竟,這片天地是從混沌中誕生,大道也在混沌中孕育而成。天地之大道,道演天地,二者相輔相成。”
“因此,天地間的一切皆是大道的表現形式,萬物的形態也是大道的具體體現。”
“用大道去演變大地的形態,再讓大地的形態反饋給自身,使自己進一步蛻變,這才是真正的形意修行之路。”
終於理解了這一切,冥昭也豁然開朗。
之前所謂的形意第四境兩種不同的路徑,本質上都是錯誤的。形意修為的根本在於‘形’,也就是形狀和形態。
所以,形意體系中的核心就是‘形’。
在這種核心的基礎上,增加所謂的‘變之道’完全是多餘的步驟。
其次,直接用人身來修煉萬物的形態,看起來似乎行得通。然而修為不高時,人身所能承載的極限是有限的。
畢竟,只修至形意第三境的肉身強度有限。可以試著演化一些山脈或河流的形態,但若要演化崑崙山或者不周山的形態,那第三境的肉身如何能夠承載?
因此,需要利用自身修煉的大道和大道的形態去演化大地的形態,進而反饋給 ** ,使其逐漸強化。
理解了這些之後,冥昭望向夕華仙尊和東王公,忍不住問道:“東王前輩,夕華仙尊,當我說出形意第四境的兩個方向時,你們一定已經察覺到了問題所在吧?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我?”
“如果你直接被告知,和你自己領悟到之間有天壤之別。”夕華仙尊笑道。
東王公更是直截了當:“雖然我們能看出你方法上的錯誤,但無法直接指出。唯有自己領悟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屬於你的。”
宏願
“冥昭,你自己參悟出形意第四境,使這一境界充滿了你的智慧和見解,打上了你的烙印。這樣,你在修煉時才能更加強大。”夕華仙尊接著說道。
“而且,這次你不僅創造了形意第四境,也在形意體系上有了更深的感悟吧?甚至第五境、第六境……”
“嘿……”冥昭欣然一笑,點頭表示認同。此次的參悟不僅讓他徹底明白了形意修行的道路,還找到了形意法的核心,甚至找到了證道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