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數學喜歡天才,數學界也是
“我們在這裡引入超幾何函數族,主要是為了優化原始gpy方法中的權重函數。”
“通過euler-maclaurin公式,我們可以得到更精確的誤差項估計。具體來說,設f(x)為標準超幾何函數,我們構造……”
【f(x)=∑_{n≥1}λ(n)Φ(x/n)+ o(x^{-1/2+e})】
【其中:Φ(t)=∫_{0}^{∞} e^{-2πixt}w(x)dx】
【引入修正項:h_k(s)=n_{p≤k}(1 - p^{-s})^{-1}∑_{n=1}^{∞}u(n)^2n^{-s}】
【……】
“關鍵在於這個h_k(s)函數族的引入,它讓我們可以更精確地控制誤差項,請注意看這個漸近展開……”
“最後,通過這樣的構造,我們實現了對gpy篩法的本質改進,特別是在處理大篩法的誤差項時……”
“這個改進使得最終界限從3550提升到2740,效果相當顯著。”
……
底下,一眾數學學院的教授們都是面面相覷地看著季承的報告。
“你管這個叫數學新人?”
“這是不是有點太熟練了點?”
而坐在第一排中間位置的一名老教授就感慨一聲:“要不說人家是天才呢?”
在場的其他教授們也就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大概只能這樣解釋了。
不然的話,他們實在想象不到季承這樣的年輕人,究竟要怎樣才能夠在第一場學術報告會上就做到這種程度的。
隨後,他們就用複雜而又欣慰的目光繼續看了下去。
複雜在於他們自己怎麼就不是這樣的天才,欣慰在於,這樣的天才,現在是他們的學生了。
當然,報告廳中,除了他們這些老師教授之外,還有其他的學生。
這些學生自然都是慕名而來的,而且不僅僅是數學學院的,還有其他學院的,其中新生也有不少。
這大概算是這些新生們人生中參與的第一場學術報告,甚至可能是最後一場。
這些新生們都對這位和他們同屆的牛人感到好奇。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多少都有些不服,他們都是680、690,甚至是700分以上才進入到這所學校的,憑啥這個人570分,靠著一篇什麼論文就能夠和他們進同一個學校。
但直到現在,看著季承在黑板上面列出來的那些完全不屬於高中階段的數學式子,他們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