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學校一日
辦理入學的手續,也很簡單,記錄一下姓名,在寫上五大隊的地址,最後再寫上家屬的名字,交了錢就算是完成了。
學校的費用,是一塊錢一學期。
李長生本來不想讓張平再交錢,畢竟先是買暖壺,香皂,毛巾,又是給白麵,張平給的錢都夠六七年的學費了,但張平還是交了。
除了學費之外還有課本費,然而五大隊上一直缺錢,整個班級也就只有三套課本,只夠老師用。
每天上課,都是林長生三位老師前一天討論一個教學方案,然後第二天再按照不同的進度教學。
半天時間複習寫字,半天時間學課文兒歌。
一個學期下來,複習寫字的時間,甚至要多於學習新課文的時間。
“張平,你認識字?”
林長生見張平盯著自己的備課本,不由得好奇問了一句。
張平心裡一跳,趕忙挪開了視線,有些尷尬的說道:
“小時候學了一點,也就能認個字,跟您沒法比。”
這時候已經開始用簡筆字了,而且不是費繁用簡,而是本就如此。
就連老祖宗們也討厭在日常用繁體字,根本不像某些文化毒瘤宣稱的那樣,說什麼國人迫害。實際就是連文化人自己,都在習慣用簡體字。
“林校長,一個學期就學這幾篇課文嗎?”
張平看了半晌,發現新課本上大多是兒歌,課文只有寥寥幾篇而已。
就這點東西,放在上輩子,恐怕上幾節課就學完了。
“就這幾篇,還不一定能學完呢。”
林長生聞言,卻苦笑了一聲,把自己的備課本拿出來,給張平看。
“學習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孩子們平時也沒什麼讀書看報的機會,如果不多複習寫字,年初學的東西,年尾就都忘了。”
負盲率?
張平心中忽然冒出來一個詞,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上輩子學英文的時候,他聽老師講過這個概念,還以為是英文獨有的概念,感情這個時候就有了。
負盲率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五十年代初,國家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掃盲,過了十年,做統計的時候,本來以為文盲率會下降,結果一調查卻發現,根本和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