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間 作品
第18章 我們不熟
零散織戶出的錦雖參差不齊,但也不乏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錦緞出現,頂尖的織娘沒有,但技藝過得去也有,是以在錦業司那些大人到來之前都是織錦坊和散戶們的時間。
朝錦坊率先取得開門紅,二管事李夏最先拿下一位出色的繡娘。
待到再有亮眼的織娘出現李夏就後退了兩步,讓別家織錦坊上前去邀請,這也是各家織錦坊之間的默契,誰也不會輕易打破這樣的平衡。
“今年只怕就是這樣了,散步終究難出精品。”
半個時辰下來在場各家織錦坊都有斬獲,但稱得上是上品的錦緞也沒有出現,讓各家都有些遺憾。
“也是沒法子的事,好的織娘都被那些大的織錦坊給籠了去,散步們難啊。”
“可不是,聽說朝錦坊的新織機都八十了,張氏織錦坊的張老闆甚至開始讓人琢磨一百二十躡的織機,他們的織機好,織娘好,絲線什麼的都是最好的,散戶怎麼去爭?”
“別的不說,光是花本大多人就沒有,經緯怎麼算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哎...”
圍觀的人很是感慨,對還沒上臺的那些散戶手裡的錦緞興致缺缺。
又過了兩炷香,散戶們的錦就看的差不多了,現場不少於二十位織娘當場接受了大織錦坊的邀請,於她們而言去了大織錦坊不僅有了穩定可觀的工錢,還能學更多的技藝,往後也就不愁了。
衙門的人是算著時辰來的,因聞大人去下面的城鎮視察春耕,今日來的是隸屬於府衙的錦業司的大人們,前後十幾個人,一些織錦一道上頗有名望之人也被邀請了過來,其中就有顏朝年才見過不久的秦娘子。
姜文成父子也到了,本著不得罪的原則府衙的師爺特意給他留了兩個位置,也算給了面子。
李夏幾乎是一眼就認出了他,那個在訂貨會上出洋相的人,眼裡閃過一絲懊惱,覺得有錢人就是底子好,早知道就給他潑一盆涼水好了,康復的這麼快,還跑到這裡來了,回頭再把年年給認出來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