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嶺行者 作品

第三十五章 幫工(第3頁)

 就這樣維繫了二十年左右的幫工方式就結束了。

 人們不再用“人情”還“人情”,取而代之的是市場經濟。

 如果有多餘的活,就請人幫忙。

 有時算點工,有時算包工。

 點工大概是八塊錢左右一天,包工的就按工作量來算。

 以前家裡餵牛的時候,父親也會接一些犁地的活兒。

 後來,牛賣了那一年就把土地包給堂伯艾全耕。

 等到春耕的時候才發下,他犁的地用翻過來土蓋住沒翻過的土,種地的時候還得挖一遍。

 這樣做,他可以省掉一半的工程。

 上了這次當之後,父親和堂叔艾剛合夥買一頭牛。平時兩家輪流餵養,耕地的時候大家一起用。

 再往後,化肥湧入了我們村。

 大家發現即使土地沒有耕過,也不用放很多的農家肥,莊稼就可以長得很好。

 索性就不養牛了。

 父親和堂叔一起養的牛,也折算成價格之後,堂叔給了父親錢,牛就屬於他家了。

 打這裡開始,以前的幫工方式正式成為歷史,有酬勞的勞作也成為歷史,多半都是自己中自己的地。

 也有十分緊急的情況,這時候大家幫忙,完全出於情分。

 幫忙就管一天三頓飯。

 也不存在欠不欠“人情”的說法,但是大家還是秉持著投桃報李的傳統。

 別人幫過咱們,他們有困難是自當伸出援助之手。

 現在在種地這件事件上,完全私人化,都是自己家裡相互幫忙,不請外人了。

 年輕的人多數都出門打工了,留在家裡的老人也只需要種一點點就好了。

 有的一點都不用種,全靠孩子養老。

 現在父親老了,父親還會種一點。

 但無論播種還是收穫,大姐夫、大姐和二姐夫,還有他們家的小孩都會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