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窩兒漩
水溝從路面上橫穿而過,雨季的時候,山上會出現兩股泉水。
兩股泉水相交順流而下,就有的這條水溝。
溝裡有水時,我們會在裡面洗洋芋、洗衣服、洗豬草等。
最為有趣的是製作“窩兒漩”,這是我們那邊的稱呼。我在網上查了下,沒有發現比較合適的名稱姑且就用它吧。
小時候,每年雨季來臨,總要做上個一兩次。
整個水溝最適合製作它的地方,就是靠近路沿的地方,那個位置形似一步有著凹槽的臺階。
製作的時候,需要先找來大小不一的石頭打好地基,砌一個上下聯通的平面。
再去刨一堆黏性比較強的黃土,和上水,製做成溼度合適的黏土。
接著用土把平面上的縫隙給堵住,防止漏水。
再用泥土砌成牆,把周圍的水引過來,溝裡水多的時候就引一部分,水少的時候,就全不引過來。
最後將連通上下的孔,修成合適大小的圓形就可以了。
水大的時候孔就大點,水小的時候孔就小點。
孔開好了,如果沒有形成漩渦,大概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上下沒有連通,另外一種側是引入的水流正對著孔的位置。
修改的方法也特別簡單,一是想辦法疏通上下,二是在水流進入的位置,其一堵牆改變水流進入的位置。
通常情況都是大家合夥做一個巨大的。
特殊情況下,水流充沛,就會將人員分成三批,每批製作一個,做成三個並排的窩兒漩。
合夥做一個是大家一起做,一起欣賞,一起玩。
比較受歡迎的方式是摘不同的花放在孔的位置,看著它轉。不過一朵花轉不了多久就會被吸下去。
吸下去的花,有的直接和水一起衝出來,有的塞在裡面。
塞在裡面的花多了,漩渦就沒有,這時就需要疏通。
也有一些少見的玩法,比如:摘一些商陸的果實,把裡面紅色的汁擠進水裡,看著紅色的水在漩渦出轉著留下去。
製作三個的時候,不同的窩兒漩的質量就有所不同,有的轉得快,甚者發出明亮的聲音;有的半死不活的,甚至水都不能順暢地流下去;有的根本轉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