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風燼輪轉
王靜在宿舍樓下小花園的長椅上坐了許久,面前是一個攤開的記事本,裡面記錄著她從北極返回後這幾日的思緒與想法。她筆下時常會頓住,因為腦子裡翻騰的畫面太多:浮冰、海浪、冰洞深處的咒陣、躲藏在暗處的黑袍術士、被炸燬的“沉海之燈”,還有那個依舊未見蹤跡的許凱……
研究所夜間突襲的陰影也並未完全散去,許多設施修復依舊在進行中,部分系統仍時常報警,技術組忙得不可開交。堂堂的一座最先進的靈能研究機構,竟在這麼短時間內經歷兩輪浩劫:一在大樓內部,一在極寒之地,簡直讓所有人焦頭爛額。可對王靜、林婉、蕭遠等人來說,他們不會輕易放下肩頭責任。只要潛在的邪教勢力仍遊蕩於世,只要“方舟末章”與“永劫之門”的黑暗傳聞未被徹底終結,他們就絕無徹底安寧的資格。
低頭再看記事本,上頭列著幾條她反覆思考的焦點:
一、許凱。此人若仍存活,必會暗中聯結更多勢力。
二、“沉海之燈”與“北海龍宮”殘留的傳聞,雖被摧毀一處,但不知道其他海域是否也在佈局。
三、黑袍餘黨或“罪影殘黨”在極地外,還可能有更多據點。或許下一次便不在冰海,而轉至別處……
王靜長嘆一聲,合上筆記本。她輕輕撫摸封面,腦海中卻浮現林婉那天夜裡抱著干擾裝置奔跑的身影、蕭遠刀鋒閃動的決絕表情;他們又一次與她並肩作戰,也險些喪命在崩塌冰洞,卻最終還是平安歸來。拋開沉重陰霾,能看到同伴還在身邊,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安慰。
抬眼時,她看見林婉正從研究所主樓那邊快步走來。林婉手裡拎著一隻資料袋,遠遠就衝王靜招手:“找了你好久,原來你在這兒曬太陽。”
“曬太陽?”王靜苦笑,“今天天氣有點陰沉,我在這兒發呆罷了。什麼事這麼急?”
林婉走到她面前,坐到長椅另一頭,表情有些興奮又帶著疑惑:“這是聯盟剛傳來的情報,裡面提到一些新的線索——似乎有追捕小組在境外發現過類似‘黑袍’痕跡,還有在某貿易港截獲可疑航運清單。方教授要我們也看看,這些信息或許能補充咱們對北極行動的後續分析。”
王靜翻閱林婉手中資料袋,看見裡面多是境外情報摘要:某些港口突現少量咒文刻畫、有人目擊黑衣術士登船、還有與古老符文本相似的煙硝標識……這些碎片化消息彼此間尚無直接聯繫,可若再與“極北殘黨”一併考慮,也許就能找到某種蛛絲馬跡。
“還真是一環扣一環。”王靜感慨,“對方在北極那邊雖受挫,卻可能另起爐灶,在其他海域繼續擴張。這讓人防不勝防啊。”
林婉微微點頭:“方教授正是這個擔憂。畢竟我們也曾猜測,罪影勢力並非只在極地,他們還可能回到深海、雨林,甚至高山地底……他們存活的空間太廣了。”
王靜合上資料袋,眉頭緊鎖:“教授們讓我們先把這些信息整理,加入對北極行動的後續報告,再交給聯盟總部。然後大概繼續等待上級或聯盟新的決策,看要不要再度出擊。”
林婉輕嘆:“估計短期也難成行。研究所剛經歷了兩場動盪,上頭也會顧慮我們的承受能力。只是不知道許凱那邊會不會趁此間隙壯大勢力。”
王靜輕輕起身,把記事本和資料都夾在腋下,招呼林婉:“走吧,先回辦公室。我們把這些彙總再說。”
她們並肩走向研究所主樓,途中不期然碰到蕭遠從醫務室方向走來。那條傷腿依舊包紮,但他神色似還不錯,見到二人就揮手:“嘿,你們一大早忙啥呢,我找你們一起吃早餐,可到處沒見人。”
林婉晃了晃手中的資料袋:“我們在討論聯盟發來的新線索,你吃了嗎?”
蕭遠聳肩:“隨便墊了兩口麵包。腿沒大礙了,醫生也許兩三週後拆繃帶。”
王靜笑了下:“那恭喜你,活蹦亂跳又快回歸了。”
蕭遠挑眉:“可別又給我派任務。等這腿能跑,我怕又得往哪兒衝鋒陷陣。”
說罷,他注意到王靜、林婉神情都不太輕鬆,便改口:“怎麼,你們又有什麼新的不安?”
林婉簡述了聯盟新情報,蕭遠聽完撇嘴:“哼,看樣子真要全球搜捕。接下來可能更累。”
王靜點頭:“先去辦公室吧,咱們做完這份分析再說。”
隨後三人一道走進主樓辦公區,那裡還在維修,有幾處牆面漆皮剝落、線路外露的痕跡,是先前夜襲戰鬥裡造成的損壞。一路上他們不時碰到忙碌的同事,互相打過招呼。雖然研究所經歷重創,但同事們的士氣尚在,大家彼此鼓勵努力重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走到一間資料室,他們找到空曠的桌面,把資料散開,集中精力開始比對處理。林婉把聯盟提供的全球港口與沿岸城市異常日誌與他們在北極行動中見過的符號、殘骸痕跡等進行對照,試圖發現相同標誌或風格。王靜負責串聯這些事件在時間上的序列;蕭遠則做些必要的翻譯與註釋,有時腿疼就坐下休息,但大部分時間也在協助閱讀。有幾名助手聞訊也趕來幫忙錄入電子檔。
整整一上午,三人聚精會神。快到中午,林婉突然眼中一亮,把一張放大的碼頭監控截圖遞給王靜:“你看,這裡貨物上標記的圖案,跟我們在罪影殘餘的某些文獻裡見到的符號幾乎一致。就是那枚‘冥蛇’圖騰。記得嗎?罪影浮城時曾有一批船隻上印過這個圖騰,用來運送怨靈材料。”
王靜一看果然神色一緊:“對,就是那神秘圖騰。證據再次出現了。這說明那批貨可能就是罪影勢力在海外的運送。”
蕭遠把這張截圖仔細核對,又對比北極所搜獲的物件照片:“沒錯,一模一樣。這個港口就在東南亞某國?時間是三天前?那意味著對方在全球各地多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