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3169章以為有得選其實沒得選


    小平津和孟津,都是大河非常重要的渡口。

    此時此刻,不知道多少民夫勞役,頂著風雪在渡口來來往往,奔波忙碌。

    黃河與長江不同。

    黃河從來就無法和長江一樣,成為阻擋軍事行動的障礙。

    一方面是因為黃河在冬季的時候,多個地段都容易結冰,可以踏冰而過,另外一方面是因為黃河水經常氾濫改道,導致黃河的河床不確定,深度和流速都可能會發生改變。

    在古代基本上就沒聽聞說黃河可以阻擋大軍多久,畢竟敵人最終都可以找到辦法突破。

    比如現在的曹軍。

    一隊隊的曹軍兵卒隊列正在浮橋上列隊過河。

    在上游結冰之後,大河的水位下降了很多,原本寬闊的河面,現在不僅是縮小了,而且還在河中心露出了泥州來,在風雪交加之下很快硬結。

    這就給與了曹軍快速架設浮橋的便利條件。

    只要能豁出人命和木料。

    周邊的山頭上,都是曹軍的部隊。

    在更遠處,是一排排的輜重車圈起來的車陣,隨時準備出發。

    曹操這一方,最終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

    在對於關中,尤其是對於潼關無法速克的情況下,曹操最終採取了郭嘉的策略,轉戰河東。

    從風陵渡到陝津,小平津,孟津一條線上,在大河水位高的情況下是比較難以直接渡河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風陵渡開始有了大量的流冰,而且在岸邊的冰面也漸漸往河中心延伸。

    雖然說不清楚最終會不會結冰,也不知道在風陵渡的冰面就算是凝結了,能不能支撐人馬踐踏,但是可以肯定一點的就是河東龍門渡以及周邊的河面,肯定是冰封了。

    所以如果能拿下河東,無疑就等同於打開了一個更加廣闊的通道。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之前不全面攻打河東呢?

    這個問題不是很簡單麼?

    之前還不是冬季,怎麼打?

    『快速前進!』

    曹休在道路一旁,敦促著兵卒向前。

    渡過大河之後,曹操的號令就傳到了曹休這裡,他必須儘快拿下軹關,打通這一條從大河各個渡口通過中條山往河東的重要通道。

    曹休心中發沉。

    因為原本執行這個命令的,應該是夏侯淵。

    可是現在……

    曹操既然將命令交到了他手裡,那麼也就說明其實曹操自己也多半明白了夏侯淵可能是凶多吉少。

    雖然說每一個上了戰場的人,心中都明白自己的腦袋是掛在褲腰帶上的,說掉就掉,可是不管是誰,都會想著自己是能夠多活幾天,幾個月,幾年,幾十年的……

    誰都不想死。

    曹休拋開這些繁雜的情緒,將注意力就集中在當下的任務上來。

    他是先鋒官。

    必須先打通軹關,然後攻佔整個的軹關道。

    然後佔據王屋山有利位置,配合曹洪的行動。

    為了確保行動的迅速,曹軍不僅是準備了大量的輜重,糧草,禦寒衣物,甚至還給每一個曹軍兵卒單獨多配備了一名勞役,就是為了讓曹軍兵卒在作戰的時候,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來。

    額外的配給,代表了額外的期盼,也自然有額外的壓力。

    路途上不時有哨騎從前方返回,曹休也不再隱藏行蹤。

    他們必須快速趕往作戰區,爭取儘快的打通軹關道,為攻取河東,以及下一步進攻關中做好準備。為了配合這一次的軍事行動,曹操嚴令-->>
                                         
河內,河洛兩地幾乎所有的百姓全數都徵發出來,給曹休以及其他曹軍渡河提供便利。

    當然,得益於曹操此舉,河內和河洛明年,哦,不,今年的收成一定是非常的『好看』……

    在前方的斥候趕回來稟報,在軹關上的守軍大概是八百多人,不會超過一千人。但是他懷疑可能會有援軍,如果曹軍行動不迅速的話,那麼將要面對的可能就不僅僅是一千了。

    曹休點頭,表示知道了。

    就像是曹軍斥候在和驃騎斥候的對抗當中不斷成長了一樣,曹休也在戰爭當中成為了更加謹慎的將領。

    在歷史上曹休在面對縱橫沙場有赫赫威名的張三爺的時候,不僅沒有畏懼,反而抓住了張三爺的破綻,一舉捏著三爺的蛋蛋,如果不是劉老大親自上陣,那麼張老三就成為了曹休威名的墊腳石。幾乎就可以算是出場就是高光,在曹氏二代目的若頭眾當中也算是獨佔鰲頭,不過人的起點高了,未必是好事,曹休後期就表現得比較剛愎,最後也死在了狂傲上。

    而現在麼,曹休被斐潛手下大將輪番教育,實戰指導,對於這個原本就聰慧的曹氏將領來說,無疑是在刀口上的修行,以生命在學習,怎麼可能不成長?

    曹休其實很喜歡這一次的作戰方略。

    因為不需要再等待,也不需要再掩飾,也沒有七七八八的糟心事情,只需要一心一意的進攻,作戰。

    簡單而直接。

    生,或是死。

    對於曹軍兵卒,也同樣如此。

    他們在河洛之地憋屈得太久了,在潼關之下感受到了無力和痛苦,現在他們重新找到了一條路。曹軍兵卒不懂得那些複雜的謀略,他們只是聽從命令,所以對於這些曹軍兵卒來說,越簡單的命令也不容易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