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700章難民訴狀自查糾(第3頁)
並不是。
為了救洋丁丁,便是有院書記,院長,副院長親自督陣協調,迅速上報市衛委調配兩個醫院的主任醫師,組建團隊專家會診,一場超級重大的『危機』,不就是順利解決了麼?
而至於什麼其他傷患,比如腿傷的,哮喘的,若是不帶『洋』字的那種,那就沒辦法了,保護不了,更協調不了,因為院長什麼的都忙著要去保護帶『洋』字的人,為打贏『保衛戰』流血流汗,盡心盡力,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力量來做其餘的一些『繁瑣小事』了。
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要看到丁丁醫院某些人技術的強大,也需要看到丁丁醫院某些人內心的弱小。
階級矛盾是無法避免的,有人有利益,就肯定是有人多,有人少,或是有人不管多少都覺得自己少,這就肯定有矛盾,而作為統治階級,在享受了更多的利益的同時,就是為了處理和協調這些矛盾的,而不是懼怕和推諉,亦或是明目張膽的歪著屁股。
周之所以能立,是因為上古部落的結構崩塌了,需要新的體系。
漢之所以能立,是因為從舊貴族的勢力倒塌了,華夏需要新的領導者。
國是如此,士族也是一樣。
從公卿到士族,這本身也是一種時代的變化。
如今漢朝整體機構崩塌,中央和州郡產生了問題,那就說明需要新的行政體制,新的模式去適應時代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可能一步到胃。
該走的路還是要走,該改變的觀念,依舊需要一定的時間。
對於士族大戶來說,家族人口眾多,自然會有有一些人品行好,一些人則是品行壞,這都很正常。就即便是不談士族,就算是普通人家,就在同樣的階級裡面,都是一般的街坊鄰居之中,也會有這戶人家去欺負那戶人家的情況出現。
因為覺得『難民』是弱者,有了同情弱者的同理心,立場就偏向於這些『難民』也同樣很正常,這些都不需要特別的強調,亦或是糾正,只不過需要的是在事件發生的時候,能夠有效的進行處理,這對於大多數的百姓來說,就已經是足夠了。
這個協調處並不直接指揮各個機構,只是作為中間的橋樑,也就是省去了公文流轉的時間,在急切需要協作的時候,可以先協調合作,再出後續的公文備檔。
等蒲子縣令回長安之後,就先搭建起來試運行一段時間,然後空缺的蒲子縣令,則是暫時有縣丞代理職務,並將此空缺公示,在今秋吏員專場的內部晉升考試當中,擇優而任之。
斐潛這樣的安排,眾人都沒有什麼意見。
就像是斐潛所言的那樣,其實各個機構都有一些需要其他機構協調處理的事項,之前這個事情都是上報給尚書檯的龐統,可是現在龐統告假調休,所以需要協調的工作就變成了直接要找斐潛,這就讓一些人會猶豫一下。
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去打攪斐潛呢?
這樣的小事就去找驃騎,會不會顯得自己有些無能?
甚至還會想著說去打探一下驃騎今天心情怎樣,如果萬一驃騎今天心情不好,自己貿然前去豈不是觸黴頭了?
諸如此類。
然後事情就耽擱了。
大理寺司馬懿的這一次事件,也就類似是如此,等到發現事情已經變大,不得不再去找有聞司的時候,其實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處理時機。所以如果說有這樣一些相對居中,並且只是負責溝通協調的小機構,可以直接幫忙將各個機構對接起來,協同處理一些事項,而不需要事事請示然後再下公文流轉,當然就要好很多。
當然,這個協調處還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比如說一個機構找另外一個機構,要求幫忙,但是另外那個機構也正在忙,人手本身不足,又要怎麼辦等等,就需要制定更加詳細一些的規則,甚至需要不時的進行各個機構負責人的研討和溝通等等。
其實在封建王朝之中,很多時候各地各機構都需要這樣的協調的,而在很多時候,這種協調人員都是不確定的,由帝王,或是主要的政務負責人進行指派,組建臨時性的協調小組,因事定人,事畢解散。
這樣的臨時性協調小組,有靈活多變,也不必定員定崗等等的好處,但是在封建王朝之中,也有很多的壞處。比如因為臨時抽調完全不熟悉情況,亦或是反正完事就解散,那麼重點就是如何『完事』,而不是將事如何『做好』等等。
斐潛現在的安排,就是定下來一個機構,有專人是負責協調的事項,這雖然說等同於將尚書檯的職能又裁出了一部分,但是這個機構是側重於臨時突發的協調工作,其實對尚書檯的職能影響不是太大。
所以眾人對於這個事情,並沒有什麼意見。
而斐潛所提及的第二個問題,就和所有的官吏都有聯繫了……
所有官吏,要以譙並之事為戒,進行為期一年的『自查自糾』!
所有在長安的官吏,在知曉這個事情之後,都開始痛恨起譙氏了……
為了救洋丁丁,便是有院書記,院長,副院長親自督陣協調,迅速上報市衛委調配兩個醫院的主任醫師,組建團隊專家會診,一場超級重大的『危機』,不就是順利解決了麼?
而至於什麼其他傷患,比如腿傷的,哮喘的,若是不帶『洋』字的那種,那就沒辦法了,保護不了,更協調不了,因為院長什麼的都忙著要去保護帶『洋』字的人,為打贏『保衛戰』流血流汗,盡心盡力,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力量來做其餘的一些『繁瑣小事』了。
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要看到丁丁醫院某些人技術的強大,也需要看到丁丁醫院某些人內心的弱小。
階級矛盾是無法避免的,有人有利益,就肯定是有人多,有人少,或是有人不管多少都覺得自己少,這就肯定有矛盾,而作為統治階級,在享受了更多的利益的同時,就是為了處理和協調這些矛盾的,而不是懼怕和推諉,亦或是明目張膽的歪著屁股。
周之所以能立,是因為上古部落的結構崩塌了,需要新的體系。
漢之所以能立,是因為從舊貴族的勢力倒塌了,華夏需要新的領導者。
國是如此,士族也是一樣。
從公卿到士族,這本身也是一種時代的變化。
如今漢朝整體機構崩塌,中央和州郡產生了問題,那就說明需要新的行政體制,新的模式去適應時代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可能一步到胃。
該走的路還是要走,該改變的觀念,依舊需要一定的時間。
對於士族大戶來說,家族人口眾多,自然會有有一些人品行好,一些人則是品行壞,這都很正常。就即便是不談士族,就算是普通人家,就在同樣的階級裡面,都是一般的街坊鄰居之中,也會有這戶人家去欺負那戶人家的情況出現。
因為覺得『難民』是弱者,有了同情弱者的同理心,立場就偏向於這些『難民』也同樣很正常,這些都不需要特別的強調,亦或是糾正,只不過需要的是在事件發生的時候,能夠有效的進行處理,這對於大多數的百姓來說,就已經是足夠了。
這個協調處並不直接指揮各個機構,只是作為中間的橋樑,也就是省去了公文流轉的時間,在急切需要協作的時候,可以先協調合作,再出後續的公文備檔。
等蒲子縣令回長安之後,就先搭建起來試運行一段時間,然後空缺的蒲子縣令,則是暫時有縣丞代理職務,並將此空缺公示,在今秋吏員專場的內部晉升考試當中,擇優而任之。
斐潛這樣的安排,眾人都沒有什麼意見。
就像是斐潛所言的那樣,其實各個機構都有一些需要其他機構協調處理的事項,之前這個事情都是上報給尚書檯的龐統,可是現在龐統告假調休,所以需要協調的工作就變成了直接要找斐潛,這就讓一些人會猶豫一下。
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去打攪斐潛呢?
這樣的小事就去找驃騎,會不會顯得自己有些無能?
甚至還會想著說去打探一下驃騎今天心情怎樣,如果萬一驃騎今天心情不好,自己貿然前去豈不是觸黴頭了?
諸如此類。
然後事情就耽擱了。
大理寺司馬懿的這一次事件,也就類似是如此,等到發現事情已經變大,不得不再去找有聞司的時候,其實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處理時機。所以如果說有這樣一些相對居中,並且只是負責溝通協調的小機構,可以直接幫忙將各個機構對接起來,協同處理一些事項,而不需要事事請示然後再下公文流轉,當然就要好很多。
當然,這個協調處還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比如說一個機構找另外一個機構,要求幫忙,但是另外那個機構也正在忙,人手本身不足,又要怎麼辦等等,就需要制定更加詳細一些的規則,甚至需要不時的進行各個機構負責人的研討和溝通等等。
其實在封建王朝之中,很多時候各地各機構都需要這樣的協調的,而在很多時候,這種協調人員都是不確定的,由帝王,或是主要的政務負責人進行指派,組建臨時性的協調小組,因事定人,事畢解散。
這樣的臨時性協調小組,有靈活多變,也不必定員定崗等等的好處,但是在封建王朝之中,也有很多的壞處。比如因為臨時抽調完全不熟悉情況,亦或是反正完事就解散,那麼重點就是如何『完事』,而不是將事如何『做好』等等。
斐潛現在的安排,就是定下來一個機構,有專人是負責協調的事項,這雖然說等同於將尚書檯的職能又裁出了一部分,但是這個機構是側重於臨時突發的協調工作,其實對尚書檯的職能影響不是太大。
所以眾人對於這個事情,並沒有什麼意見。
而斐潛所提及的第二個問題,就和所有的官吏都有聯繫了……
所有官吏,要以譙並之事為戒,進行為期一年的『自查自糾』!
所有在長安的官吏,在知曉這個事情之後,都開始痛恨起譙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