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6章免費的利益(第2頁)
在這一次青龍寺大論的轟轟烈烈的注經活動之中,鄭玄已經是放話出來了,他要專注於三禮的註解。至於其他的經文,就讓給其他的大儒了。
坐在一旁的龐統和闞澤自然明白什麼是三禮,所以便是微微點頭,並且略有所思。
『三禮之所以重,乃其為制也。』斐潛繼續說道,『提綱挈領,得所唯一。』
斐潛豎起了一根手指,在龐統和闞澤面前晃動了一下,頗有些像是什麼菩提子點化孫猴子的那根手指頭。
三禮注,就是鄭玄當下最大的利益點。那麼鄭玄會在乎他辛辛苦苦的註解出來的三禮注被人抄襲,盜版,然後一文錢都不給鄭玄,就這樣傳播而開麼?不,鄭玄寧可不要這些錢財,他還巴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來抄襲盜版他的三禮注!
如此一來,鄭學就可滿天下!
這是多大的一個IP啊!
至於那些之前和鄭玄同時間,在不同的地方,也在專研和註解著三禮,但是相對來說比較默默無聞的小學者,會不會因此而受到損害……
誰在乎?
斐潛需要通過鄭玄等人的注經行為,對山東士族自詡為傲的文化層面上形成暴擊,打擊其自豪感,摧毀其自尊心,讓這些山東士族上下在潛移默化之中認可關中的文化理念,樹立起大漢新的風尚標。
鄭玄需要確立『鄭學』的名頭。『孔學』先美於前,『鄭學』自然也是不甘於後。鄭玄想要的是幾十年後,百年後的未來利益,是北海鄭氏的門楣光大,是世人一談起三禮來,便是唯有『鄭學』。
鄭玄當下已經陸陸續續的收養了一些流民之中較為聰慧的孩童,雖說有一定的善舉之意,但是其根本的用意麼,依舊是為了鄭氏的利益……
至於其他的大小儒者,不管是原本在關中的,亦或是其他地區趕來的大儒,比如司馬徽,比如盧植之子盧毓,比如清河崔林,還有據說還在路上的管寧等等,不也是興沖沖的要來分食這一杯羹麼?
龐統目光閃動,他可以說是最先理解斐潛想法的幾個人之一,『便是宛如農工之學?』
斐潛笑了笑,微微點頭。
闞澤顯然是想到了一些什麼,面色有些嚴肅起來。
斐潛手指頭在桌案上輕輕的敲擊著,『關中河東有屯田,兗州豫州亦有屯田,江東也有屯田……先不說各處屯田之制差異……且有一問,為何新莽之時欲求公田而不得,如今屯田便可行?如今屯田既廣之,為何先帝之時便無人以用之?』
龐統吸了一口氣,然後開始摸著自己的胖下巴。
闞澤在一旁皺著眉頭,半響才說道:『啟稟主公,莫非是……非當其時乎?』
斐潛呵呵笑笑,點了點頭,『那麼這個「時」,又如何確定?』
這個問題一出,龐統越發的摸著下巴,闞澤的眉頭也皺得更深了。
漢代初之時,確實是非常重視自耕農,並且大力提倡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體系,推崇以家庭為自然經濟體以及收稅的基礎單位,企圖取締舊有貴族的大莊園經濟,為了保障個體農夫這種自然經濟體的獨立與安全,漢初朝堂還採取過一系列干預性措施,並且成功的引發了舊貴族的不滿,從而導致漢代諸侯國第一次大規模叛亂。
隨後舊貴族大莊園經濟體被鎮壓之後,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對漢代的糧食和其他重要經濟民生產物促進了發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一代代的大家族的興起,原本作為分散的,基礎的生產單位,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體又重新被破壞,然後被『大莊園』模式所取代……
新莽時期企圖再次打破這些大經濟體,卻遭到了反噬。
王莽同志沒能抗住,一開始以為自己優勢很大,F2A了上去,結果一場大戰下來發現小丑竟然是自己,飛龍騎臉都輸了,最終只能是罵罵咧咧的打出了GG……
而事實上,在劉秀上臺之後,同樣進行了土地的再分割,損了山西關中而廢了冀州豫州,但是在這個時候,又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反抗了。
歷史上是曹操進行了屯田,而後江東川蜀也跟著做,而當下是斐潛在河東關中先開展了屯田,然後曹操孫權跟著學。這個屯田制度,其實和王莽時期的被反抗的井田法在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相似,可是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的叛亂了?
漢朝主要經濟基地在渭河流城和大河下游。
就是關中三輔和冀州豫州兩個區域。
『天有四季,地有南北……』斐潛輕聲說道,『此乃人盡皆知之事也……北地宜粟稷,耐寒抗旱,麥則需有渠溉……』
大漢的關中隴右,河東太原一帶的氣候大致相同,都是偏向於大陸性的氣候模式,冬季乾燥,夏季不是很長,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大河中下游,以及江東地區的氣候是不太一樣的。
這些氣候的不同,土壤的差異,導致在耕作技術上和日常勞作上都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西北地區,黃土肥沃,利於表面上的栽培,但是水分蒸發和水土流失嚴重,而相反的江東區域則是水份太多,有時候保持有效的排水比灌溉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