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453章加封的風波(第3頁)


在漢武帝時期,皇權和相權的鬥爭非常的激烈。

對於野心勃勃的漢武帝來說,他自然想要一個完全聽從他指令的政治集團,而不是時時和他唱對臺戲的外朝丞相官署。

在漢武帝時期,中朝官員多數都是一些品級較為低下的官吏,主要是郎官,大夫,博士等執掌諫議的官吏,或是皇帝身邊的近侍之臣擔任,沒有太高的身世和政治背景,大多數是寒門或是布衣之家,這就使得漢武帝時期的中朝官和外朝官,有了先天上的對立。

結果自然就是得到了漢武帝慫恿的中朝官,前仆後繼的用上去,最終將外朝官踩在了腳下……

但在漢武帝這個傢伙將丞相搞成了高危職業之後,丞相就日益蕭條,甚至在漢武帝時期,一些丞相根本就不管事情,全心全意的保命,為了維持朝堂之中的正常運作,漢武帝就開創的搞出了一些中朝的官職,正大光明的將原本屬於外朝官的事項拿到了中朝來運作,一方面繼續架空丞相的權柄,一方面則是讓漢武帝自己活動的空間更加的擴大。

因此來說,中朝官,或者被稱內朝官,基本上就是皇帝的近臣,如侍中、常侍、給事中、尚書等組成,平日裡面也是距離皇帝更近,可以說是代表了皇帝的意志在行使權利,這和當時曹操的地位是相匹配的。

這是一方面的因素,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則是袁紹當時是自表為車騎將軍,在漢代慣例裡面,屬於是開府建牙的外朝官,因此曹操當時選擇擔任司空,也是為了向袁紹表示說小弟還是輔佐大哥的……

大哥你在外朝奮勇殺敵,小弟在內朝輔佐,夫妻,呃,兄弟雙雙齊心協力,一起發財!大哥你看,那邊有個姓斐的一直拿眼瞪你呢……

袁紹便嗯的一聲將視線暫時轉向了西方。

畢竟當時剛剛將袁術按在地上好一頓摩擦的曹操,體力消耗確實是太大,還需要一個喘息的時間,態度不好一點,袁紹一塊肥皂丟出來,曹操便是菊花難保。而且曹操的出身是宦官系列,原本就是內朝官,所以曹操當時擔任內朝官也自然是情理之中,並沒有什麼突兀之處。

後來斐潛一路崛起,袁紹打又打不下來,損兵折將之下才反應過來是中了小老弟的奸計,便是自己從車騎將軍改成了大將軍,將車騎將軍扔給曹操。

大漢原本將軍類的職務,都是外朝官,除了原本定義上就是為了拱衛京畿的前後左右四將軍,其餘的將軍基本上都是在外征討,自然就是外朝官。

但在昭帝和宣帝時期,位任大將軍的霍光,同時也擔任了大司馬,所有朝堂上下的事情,在給皇帝之前,必須先給霍光過目,才能轉給皇帝。之後這個大將軍的頭銜就和前後左右四將軍一樣,成為了內朝官。因此袁紹當時自認大將軍的意思,也就自然是很微妙了起來……

若是真說起來,袁紹改為大將軍的時候,多少也有一些讓劉協搬家到鄴城去的心思,可最終袁紹的選擇恐懼症還是犯病了,以至於最終袁紹的這個大將軍只是空殼一個,並沒有真正獲得內朝的權柄,也就談不上對於曹操產生什麼壓制力了。

曹操在擊敗了袁紹之後,成功的走到了內朝官的盡頭,也就是大將軍。然而在曹操結果了袁紹這個權柄,並且是真真正正建立起一個偏向於內朝官的政治體系的時候,曹操猛然才發現,這一套的系統已經不像是之前那麼好用了,別說像霍光那個時段,就連一般大將軍的權柄都是不如,不僅對內壓制力不夠,在外面還有一個斐潛蹦躂得很是歡暢。

在這一次對於斐潛封賞的過程之中,這種東西矛盾就越發的明顯,荀彧的建議是將斐潛繼續往外推,絕對不能給與斐潛參與內朝的權柄,所以才有了所謂『驃騎大將軍』的這種稱號,位列三公之上,也就代表了是位在三公之外……

這樣曹操和斐潛之間,就自然難以調和,而曹操就要被迫將注意力像是當年的大將軍袁紹一樣,主要放在了西面,放在長安三輔之處,然後自然而然的就不可以繼續和豫州冀州的地方豪強較勁了。

大家都是皇軍,呃,皇帝之下的內朝軍,槍口應該一致對外!

老曹同學就別再拆自家的臺柱子了!

可是這樣做,曹操心中不痛快。

郭嘉原本不想要參與此事,但是為了彌補荀彧的問題,一方面給曹操獻上了帶有挑撥離間味道的計策,另外一方面也建議曹操不再擔任大將軍,而是改任丞相!

畢竟這個『大將軍』還比『驃騎大將軍』少了兩個字,要是普通人還有不知道這兩個將軍到底那個大的尷尬。

除了上面的一點名號的相爭之外,對於曹操來說,改任丞相,還有額外的不少好處……

第2453章加封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