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7章化性起偽(第2頁)
有時候斐潛都相當的佩服鄭玄,這個老先生,一生當中,確實是為了儒家經文的傳授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甚至可以說以一人之力壓制了整個大漢所有的派別,如果說漢末之時呂布是戰場之上,武力的巔峰,那麼鄭玄就是經書之中,文學的強者,打遍天下無敵手。
鄭玄所注的古文經學費氏《易》流行之後,今文經之中的施、孟、梁邱三家《易》便是幾乎等同於廢止了……
鄭玄注了《古文尚書》之後,今文經的歐陽、大小夏侯三家《尚書》便逐漸的散失了……
鄭玄箋註了古文經的《毛詩》,那麼今文經的齊、魯、韓三家的《詩》也就漸漸沒人去看了……
鄭學的出現,使經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變化。
在斐潛還沒有徹底統一大漢之前,鄭玄已經幾乎是做到了在經學上的『統一』……
所以鄭玄的態度很重要。
然後鄭玄也知道斐潛對於他的態度也很重要。
所以這一次,聽聞是他的弟子出了問題,鄭玄就來了,只不過沒想到斐潛並沒有指責這些弟子是無能,亦或是無為,而是直接扔出了證據,證明這些人是貪腐!
如果是無能,這些人掛冠退位,便是有讓賢美名,如果是無為,這些人不侵擾地方,便是有上古之風……
只有貪腐之罪,是怎樣圓都圓不過去的,能說這些人貪錢享受,就是為了斐潛著想?吃肉喝酒殘害百姓就是為了斐潛的大業?
而且因為諸葛亮收集的證據,所以記錄詳實,就連具體金額都有,所以一點遮掩求情的辦法都沒有。
因此鄭玄迅速的轉變了策略,然後乾脆將這件事攬到了自己手裡,反正只是宣佈一下斐潛提出來的三條律法而已,至於後續的具體操作也是斐潛在做。
鄭玄不僅可以藉此機會買個好給斐潛和諸葛亮,還可以同時挽回一些自己的鄭學派系的聲名。
除此之外,鄭玄此舉同樣也免除了後續的麻煩。這些人既然是掛著鄭學的名頭,那麼做出事情來自然有人就會找到鄭玄頭上,同時這些人即便是被處理了,難免會牽扯到更多的人下水,現在鄭玄出面表示,這些人只是混入鄭學之中的投機分子,是害群之馬,自己一時不慎沒能察覺,現如今發現問題,便是開除門牆,割斷關係,其所做所為就跟鄭學沒什麼關係了……
甚至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諸葛亮畢竟沒有後世臨時工的經驗,竟然一時間被鄭玄舉動搞得有些感動,然後被斐潛一瓢冰水潑到腦袋上,冷靜倒是冷靜下來了,只不過多少有些喪氣。
『主公莫非視世人皆惡乎?』諸葛亮問道。
斐潛哈哈笑笑,沒有說對,也沒有說不對,而是說道:『孔明以為,鄭公此去,宣律於眾,可解貪腐乎?』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僅有律而不得行,不可解也。然嚴律而制,難免朋黨構陷,便是官吏惶恐,多有崩壞。』
『故所以然?』斐潛又問道。
諸葛亮皺眉,看了斐潛一眼,嘆息了一聲,『化性起偽……』
『然。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斐潛緩緩的說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今便是然何為……人非善也,亦非惡也,以善惡論之,多有偏頗,唯有四字可囊括之……』
『趨利避害……』諸葛亮又是嘆了口氣,說道。
『然。』斐潛點頭。
『曾有酸儒羞言「利」,然則利之一字,小則商賈銖錙,大則山川邊土,內有私心執念,外有門楣聲名……』斐潛揹著手,任憑寒風將大氅邊角席捲,『故若權柄於世一日,便不可盡除之!貪官之中亦有能臣,清官之內亦多酷吏,錢財迷眼,聲名亂心,若汝強求天下皆聖賢,天下人便視汝如賊寇……』
諸葛亮愣了一下,旋即說道:『主公……既是如此,這貪腐……究竟應該如何?』
斐潛指著前方遠處,『孔明可知冬雪何用?為何有瑞雪兆豐年之說?』
『冬雪……』
諸葛亮仰頭而望,之見雪花從天而來,不急不緩,似乎毫無目的,又不可阻擾,直落而下,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染上一層潔白……
……(^Д^)つ·?*……
在長安之中某處。
眾人高坐於堂內,然後有僕從引了一人至堂下,旋即在堂內之人的示意之下匆匆而退。
堂下一人俯首於地,雖然說沒有抬頭,但是似乎感覺到了眾多的目光落在身上,頗有些不自在的抖動著。
『某問,汝答。知否?』
『是,小的明白……』
『汝於何處做事?』
『回家主,小的在美陽以西,大概十多里地的……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的一個莊子,很大,有很多人……』
『你在其中做些什麼?』
『回家主,小的就是將炭碾成粉,再篩細清洗,然後做成細粒……』
『然後這炭又做成什麼?』
『小的不清楚……還有其他的人在做……』
『你是如何進得那個莊子的?』
『小的原本也有燒炭……家傳手藝,原本小的也不願意去,只不過後來大多數人都用煤球了,用炭的就少了……小的也就只能過去,多少掙份工錢……』
『那麼可知天雷之術,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