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048章啜香之論,重農之準


對於漢代的一些完全不懂經濟的人,講一些什麼大道理,是沒有多少用處和影響的,因為這些人不缺的,就是大道理。而且越是大道理,便越是有這個那個的漏洞,斷章取義便是這些人的一種本能。

於是乎,當驃騎將軍斐潛議事廳當中傳出來所謂的『啜香之論』,便立刻使得很多人傻眼了,因為他們完全沒辦法用他們掌握的那些大道理去解釋這個事情。

孔子『節財』而『足食』,但實際上他也做不到他自己所提倡的那些道德標準,甚至他也會狡辯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所以孔子畢竟也只是人,以孔子的理論來衡量萬事萬物,難免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就像是斐潛這一次提出的『啜香之論』,恐怕即便是孔子再生,也不一定能夠描述和理解。

然而這個問題,在後世,其實就是經常遇到的三角債而已。三角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為項目的投入重複,回收時間長,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商品銷售不出去,大量積壓。三角債一般沒有外力打破的話,很容易的形成相互之間的擠兌和崩塌,最終一起玩完。

斐潛表面上是說金銀錢幣,但是實際反應出來的問題卻不僅僅是金銀錢幣的問題。若是將三角債的範圍拔高一些,放到整個大亞洲來看,實際上很多時候,華夏和周邊也是相似模式的『三角債』。

皇帝,外戚,宦官。

大漢,匈奴,西羌。

斐潛,曹操,孫權。

但是至今為止,抬頭遠眺的,便只有斐潛。

華夏,之所以能夠在古代幾千年間一直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在斐潛認為,其得天獨厚的位置和地理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先不提華夏之內山水連綿,遼闊而肥沃,單說華夏這片土地,長時間處於地理半封閉狀態——簡而言之,東面有海,北面是草原大漠,西、南有高原大山……這些地理環境,在交通不發達時代,堪稱天塹的屏障,正好包圍了一個古代王朝理論上所能夠控制的最大疆域,商業、文化的交往或可逾越,對於大軍遠征則是噩夢。

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華夏的本土王朝都比較難以遭受到另外一個強大王朝的侵略,但是同樣的,一旦這種外部屏障被打破,華夏本土王朝往往又垮塌得極快……

其實在漢代,已經有很多的學者,或是朝堂的官吏,發現所謂『大』不一定很美,因為華夏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所包圍的乃是一個古代王朝理論上所能控制的『最大』疆域,但是這個範圍,並不是可以有效控制的最合理疆域。

在交通信息不方便的情況下,漢代,或者說東漢之人,看見了大片邊遠的區域只能是羈縻而無法徹底的遙控,甚至還有可能因為在這些區域產生出各類的問題,導致威脅到中央的王朝,所以很多東漢朝堂上的官吏就開始學會了『放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然而這些放棄主義,很顯然無法徹底的解決邊疆問題,甚至反而會使得邊疆問題更為棘手,因為一旦放棄這些周邊的區域,那麼這些邊疆地區就會持續的形成強大的勢力來威脅中央,退縮換不來和平,只能換來捱打。就像是慫宋。

斐潛當下,從北面的陰山至南面的南中,從東面的太行到西面的西域,幅員遼闊,地理複雜,按照正常來說,或者說按照山東士族的觀念當中來說,這麼一大塊的區域,必然會出現這樣或是那樣溝通上的問題,指令上的問題,兵員上的問題,運輸上的問題等等,以至於這些問題就像是一個又一個的欠債一樣,起初的時候可能影響不大,但是最終斐潛就會被這些債務拖垮……

這是大漢當下一個很有意思的思維定式,就是自己做不來的事情,也就覺得其他人也做不來。這種思維的定式,甚至影響到了後世的王朝。

華夏在發展商業的時候,碰上了不少的問題,但是當遇到了這些問題的時候,這些平日裡面侃侃而談的大儒大員卻拿不出什麼辦法來,當然,在這其中,也有很多時候是自己人拖自己人的後腿,企圖用對手的缺陷來證明自己的聰慧。

於是乎,最終不搞商業,農業最簡單,也最為保險,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穩定,有利於剝削階級的鞏固,搞商業太麻煩了,算了。放棄了。

放棄和退縮的結果,便是到了外部已經展開工業革命了,華夏還在還著欠債……

所以當鄭玄表示說『工商之失』的時候,斐潛就想要借這個機會好好收拾一下所謂『重農輕商』的理論基礎了,因此特意讓諸葛亮跳出來展示一下口條……呃,別管是什麼罷,反正效果還算是不錯。

鄭玄顯然也是老成精了,所以派出來的也是弟子,自己不動,自然顏面的損失也在其承受範圍之內。

那麼是不是說這一次的辯論,就能徹底的解決『重農輕商』的問題?

斐潛也沒有那麼天真。

頂多就像是敲地鼠一樣,暫時將這個冒頭出來的給敲了回去而已,一旦斐潛的商業模式出現了問題,這些『重農輕商』的退縮主義,便會又一次的站出來嘚不嘚,『看看,某早就說過……』

所以,斐潛當下最為重要的問題,依舊不是出兵侵佔山東區域,而是解決清理『自身債務』,也就是儘快的發展生產力,生產技術,如此,才可應對接下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