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2頁)
“什麼?”龐統怒道,“還有某沒有讀過的經章?怎麼可能?!”
“……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斐潛回想了一下,便念道,“……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這四十二章經在鹿山之下有的啊……莫不成士元沒看?”
“我怎麼可能沒有看!”龐統站起,叉著腰說道,“鹿山之下每一本經章某都看過!某當年看過的經章,皆以車計之!所看經章,皆過目不忘!”
“那麼……剛才我說的是第一章,第二章寫的是什麼?”斐潛微微笑著,撐著腦袋,慢悠悠的問道。
龐統吭哧了一下,沒能吭哧出來,呆立了片刻,重新坐了下來,“好吧……說實話,我真沒詳細看過……你說那個寫的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還七生七死,來啊,到我面前來,我殺他七次,便直接送他去那個什麼……什麼來著?啊籮筐?都是胡編亂造的,一眼假,又寫的那麼水,哪裡值得看……”
斐潛哈哈大笑。
看一章就覺得水有什麼稀奇,還有看了一千多章還是個見習的呢!
“其實四十二章經裡面,林林總總,說了很多,但是隻說了兩個字……”斐潛笑著說道,“便是‘戒、欲’二字……”
“戒,欲?”龐統皺起眉,咯有所思。
四十二章經有人說是大乘派的,也有人說是小乘派的,但是實際上都不是,這只是告訴世人,要怎樣持戒、忍辱、斷欲、精進、觀空等事,要怎樣進行修行。所以後來有人將這一本書和另外兩本,即《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合稱之為《佛遺教三經》。
書要讀薄。
龐統當年歲數較小,又愛鬧愛動,自然對於這種寫的雲山霧罩又是叫人清心寡慾的章經讀不下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龐統或許也是看了,但是沒記住,或者是當時根本就不想多花腦力去記這個,但是斐潛不太一樣,他會將書讀薄了……
將書讀薄了再去記,就會很好記。
就像是四十二章經,一開始就是介紹一下什麼是沙門,然後在講沙門有什麼好處,接下來自然就是講怎樣修行沙門……
其實沙門不僅僅是佛,也不單指和尚,而是包含了許多,但凡是出家修行追求解脫的方式方法的,都可以稱之為沙門,而佛法只是其中一種。
“戒欲啊……”龐統點點頭,又搖搖頭,然後嘆息一聲,說道,“如何能戒?如何可戒?世事紛兮難自持,家國破兮皆貪慾……”
斐潛點頭說道:“故而顯宗之時,方推此書此術……不過麼……”
顯宗是漢明帝的廟號。
漢明帝時期,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對內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範貴戚功臣勢力。對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命竇固帶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國,設置西域都護,維護漢王朝的地位。
漢明帝及其子,漢章帝,兩任漢帝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說到這個四十二章經啊……”斐潛也坐直了一些,說道,“倒是讓某想起了一些事情來……”
不是那個什麼小寶,而是漢明帝。
讀書也要讀厚。
“顯宗在位之時,招撫流民,救濟貧農,興修水利,使得吏治清明,境內安定,民安其業,戶口滋殖……”斐潛說道,“如此,顯宗可稱明君矣……然為何推崇此文?”
正像是龐統所說的一樣,一開始接觸這個四十二章經的人都不見得會對於什麼果味,咳咳,果位有什麼太直觀的味道認知,更不用說什麼要死了一次才能晉級,還有的要死七次才能升級的標準有什麼認同度了,所以作為一個在政治、軍事、外交上面都有著不菲的成就的漢明帝,為什麼會託夢金人之說,來搞一個四十二章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