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2頁)
至於辮子朝,就只懂得躺在明朝的屍骨上吃喝,在這個方面上,沒什麼貢獻。
並北是沒有正兒八經的茶葉的,但是斐潛知道,後世的山西有一種茶,苦蕎茶,所以斐潛就讓人去找了,沒想到這些苦蕎,在太行山裡面倒是挺多……
不多時,苦蕎茶端上來了。
斐潛晃了晃茶碗,看了看略顯的有些發黃的茶湯,端起來聞了一下,嗯,還行,焦糊味只有一點點,不是很明顯,大部分都是純粹的蕎麥清香,很是宜人。
荀諶也是一樣,聞了一下,微微點點頭,端起喝了一口,又點了點頭,然後再喝了一大口,“麥香撲鼻,略有甘甜,倒是不錯……”
“不僅如此,此物與普通茶餅一樣,亦可消食……”斐潛敲了敲茶碗說道。
荀諶端著茶碗,眼珠子轉悠了一下,幾乎是立刻反應過來:“哦?不知此物所產何處,所費幾何?產量多少?”
“此物,便是黑山特產……產量倒也不少……”斐潛也喝了一口,然後放了下來,說道,“至於所費麼……呵呵……”
或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黑山部眾很多都在山間旮旯裡面種了這種並不是非常需求肥沃土地的苦蕎,並且也正是因為這樣,這種苦蕎,因為結籽比起普通蕎麥還要小,若是直接食用,味道不好,但是連籽帶葉一同炒過之後再衝泡,倒是有一股別樣的麥香味。
苦蕎因為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所以若是飢餓的人,難免會越吃越餓,不過這個副作用對於草原上的胡人來說,無疑就是福音了……
雖然說從南方採購來的茶磚利潤也不錯,但是哪有自己掌控了一個茶源,從頭賺到腳,來的更黃更暴力的?
更何況這些茶源根本不需要擠佔原有的耕地,只需要那些安置在壺關上黨太原的黑山民眾繼續種植生產就可以了,成本低廉的相當可以。
光這一項,和胡人之間的貿易利潤,斐潛就可以增加至少三四成!
荀諶聽了斐潛的話,再看著茶湯,眼中幾乎都可以放出光來,搖了搖頭,說道:“……恭喜主公!這真是……真是……”
荀諶看著手中的茶湯,已經找不出什麼話語來形容了,或許是用一本萬利也不為過,雖然驚訝,但是他也知道,斐潛叫他過來肯定絕對不是僅僅為了炫耀一個新財源的,而是還有另外的事情。
果然,再添了一次茶湯之後,斐潛揮揮手讓侍從都退下去,然後才說道:“粱道來報,言及採摘苦蕎的黑山眾,在山間發現了袁氏兵馬……”
“什麼?!”縱然是向來都是沉穩有加的荀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不由得手抖了一下,茶湯差點晃出來。
斐潛點點頭,表示確認荀諶沒有聽錯,然後說道:“……估計是山道之間糧草轉運不便,這些袁氏兵卒停下來一面漁獵補充,一面等著後續糧草……”
荀諶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斐潛看得見,荀諶的手似乎也有些顫抖。
對於當下來說,袁紹是一個龐然大物,和外強中乾的楊氏截然不同。楊氏其實說起來就是一個山東士族化的山西士族代表,雖然講起來有些拗口,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和山東本土士族袁氏,雖然名義上是相等,但是實力上差距非常的大。
別的不多說,單單是從劉秀時代開始,就延續到當下的各項針對冀州和豫州的優惠政策和政治傾斜,並由此產生的遍佈天下的門生故吏,就已經是楊氏難望項背的了。
倒下了一個袁紹,吃肥了曹操。
死掉了一個袁術,便宜了孫策。
在歷史上經過了多次折騰過的二袁的底子,依舊可以支撐起一個魏國和一個吳國,就足以證明袁氏當下的是多麼的強橫了。
雖然知道袁紹將來並不怎麼樣,但是那是在歷史巨人肩膀上才能站著說話不腰疼,而當下若是斐潛和袁紹開戰,有多少人才可以做到“志不強者智不達”?
“不知何人領軍?”荀諶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些,但是很快,他就從一開始的震驚當中恢復過來,沉聲問道。
斐潛看了一眼木牘,說道:“兩面認旗,一個應該是是袁,一個是高……人馬麼,沒有太過接近,黑山眾也不懂數數……但是預估至少三千以上……”黑山眾雖然不認識字,但是也別小看了基層百姓的智慧。不認字,但是依舊可以照貓畫虎畫出圖案來,只不過數數這個就難為了這些黑山眾,只能賈衢根據其描述大概預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