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西涼也是要合作的
韓遂是包著傷腿來的,葛布上還有些血跡滲透出來,除了甲冑,披著戰袍,披頭散髮,蓬頭垢面,悽慘無比,就像是被凌辱了許久的弱女子,粗粗一看,確實頗有些可憐,但是要是注意觀察,在零散的頭髮下面遮蓋著的眼睛,偶爾還是會露出些屬於梟雄的銳利神色。
斐潛坐在上首。
韓遂坐於下方。
沒有讓韓遂五花大綁,跪於堂下,已經是很給韓遂面子,不過,斐潛也沒有必要這樣做就是了。漢代怎麼說還是有一些春秋遺風,很多時候還講究一些你來我往,沒有完全進入相互比爛的時間段。
特別在三國初期,相互依託妻子的事情也常見,不僅僅是劉跑跑一個人,像曹翻牆也同樣做過,同時也還有一個典型的特徵,在三國初期,武將對決也比較常見,或許初期戰役大多數都是在北方的緣故,比較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山西人和冀北人,領兵突襲本陣的描寫也屢見不鮮。
因此說起來,三國前期比較精彩,英雄主義色彩比較濃厚,縱然也有羅老頭子的妙筆生花的因素,但是整體來說相對比較明亮一些。
反倒是到了三國末期,色彩就暗淡了許多,統軍的將領更多的比較偏向於廟算,不再上陣廝殺,從比拼個人到了比拼團隊,從比較武力到了比較財力,也就自然沒有什麼特別精彩的片段了。鄧艾要不是偷渡成功,說不準羅老頭子到了後面都沒啥好寫了,畢竟之前三英戰呂布嘁哩喀嚓多熱鬧,越到後面越冷清……
斐潛有些神遊天外,韓遂卻有些惙惙不安。
韓遂投降,其實也並非只是臨死之前的病急亂投醫,也是有些策略,他在賭自己活著比死去對於斐潛更有利,當然,這個選擇權依舊在斐潛手中,萬一面前的這個小年輕沒想明白,一衝動……
投降免死。
這可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需要這樣做。
就連後世抗戰時期,那時真是國恨家仇,但是若是有東洋鬼子投降,那真是也要如同神像一樣供起來,就連部隊首長都沒有配給的細面精糧,也先保住東洋鬼子。
很簡單的道理,投降了,結果還給殺了,這以後誰還會投降?
“早聞文約大名,未曾想今日得見。”斐潛雖然年齡比韓遂小了不少,按照正常來說要稱將軍,或是文約公什麼的,但是當下一則韓遂為階下囚,二則斐潛的官職其實說起來也不差,故而直稱其字,也就是了。
韓遂默然片刻,低頭說道:“徵西將軍果然英姿勃發,遂佩服不已。”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又何苦說什麼硬氣的話語,老狐狸韓遂自然不可能做出些中二的舉動,無故去招惹斐潛的怒火。
“文約當世人傑,深得西涼之望,初據隴坻,謙恭下士,豪傑歸之,刑政修舉,兵甲富盛,大有賢將之風,進階三槐有望,然乘李郭之亂,擁眾入關,屠戮貪暴,不改盜賊……”斐潛看著韓遂,沒有戟指而罵,也沒有之前的咄咄逼人,反倒是語氣平順,就像是閒暇聊天一般的說道,“……昔日朝廷拜將軍,賜金帛,不亦厚乎?自當靖土以報天恩,保得西涼太平,文約卻興兵刀,伐同僚,驅流民,如此作為,豈不為人所不齒?莫非文約欲為隗乎?”
語氣平緩,不代表內容也簡單,不管韓遂是要做什麼,斐潛都先往他的頭上扣個帽子再說。
隗,就是隗囂。
隗囂出身隴右大族,青年時代在州郡為官,以知書通經而聞名隴右,嚴格說起來比韓遂都強了不少,至少家勢比韓遂強很多。後來因為王莽新政,隗囂便起兵反王,成了割據一方的勢力。
後來王莽失敗,隗囂就名義上投降了劉秀,但是實際還想著割據一方做老大,劉秀原本還比較敬重隗囂,但是隗囂三番兩次的陽奉陰違,最終導致了劉秀下定決心要鏟滅隗囂。劉秀畢竟是所謂的天命之人,最終原本跟著隗囂的大將十三人,一十六個屬縣,十多萬士眾,都不戰而降,隗囂隗氏一族,最終便在隴右這個地盤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