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2頁)


蔡琰聞言頓時沒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然後才用手掩了掩,說道:“師弟又胡說了,我……我哪有那麼金貴……”

被斐潛一打岔,蔡琰似乎是心情愉悅了一些,沒有繼續方才的話題。

“我有一事想煩擾師姐幫忙……”斐潛說道。蔡邕擔當學宮大祭酒,自然也是有很多的時間要安排出來管理學宮的事務,而蔡琰一個人悶在桃山之上,又重新變回讀書默寫的生活,雖然符合蔡琰的性子,但是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況且給蔡琰找一些事情做,分散一下這個文藝女青年的注意力,才不會像方才那樣感懷春秋,自尋煩惱……

“什麼事情?”蔡琰轉過頭,看著斐潛。

“桃山之上,不僅是供給周邊郡縣的學子求學讀書之所,我也想給軍中子弟和普通百姓們有一個認字的機會,因此想編纂一個相對簡單易學的識字書籍,想來想去,便只有師姐可堪此任了……”斐潛說道。



斐潛原先讓黃成代為傳授軍中底層士官的效果正在逐漸的體現出來,現在許多兵卒不再是兩眼一抹黑的什麼都不認識,在清楚明瞭一些基礎的數字和文字之後,對於軍中書吏的數量要求就大大降低了,這樣一來就極大的避免了士族在軍隊當中的滲透,也為下一步軍隊改制打了一個淺淺的基礎。

但是現在黃成調去了壺關,練兵的事情暫時交給了徐庶,但是徐庶同樣也肩負著策劃和相關戰略謀劃的責任,甚至還要負責一部分的政務,事情也是非常的繁重,沒有辦法抽出多少時間來對於軍隊軍官學校進行教導。

因此斐潛就想搞這樣的一本冊子出來,然後也並不需要徐庶啊或是蔡琰啊去教導,只需要找一兩個普通學子,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就像是後世的三字經和千字文……

不過問題是斐潛根本不記得多少三字經又或是千字文的內容,更何況三字經和千字文裡面有許多的東西並不適合漢代。

因為在三字經和千字文其中舉例的好多事情都還沒有發生啊……

如果讓蔡邕來編寫,按照蔡邕的習慣,可能不知不覺當中就往高雅的方向走了,最後編纂出來了一本四不像,蔡琰無疑就是編纂這樣的書籍最佳的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