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2頁)
斐潛也沉默了,然後說道:“抱歉,文正。”
杜遠搖了搖頭,自己調整了一下,然後說道:“中平元年,南匈奴左部與虔人羌、牢姐羌反叛,劫掠西河、上郡、朔方、雁門一帶……夏陽亦被攻破,後來尊上令,上郡治所遷至雒陽……”
“上令”自然是說皇帝。杜遠既然是稱斐潛為主公,當然這主公之上的人,就是指皇帝了。
斐潛點點頭,多少有了一點概念,因為資料上記載只是寫了“中平元年,羌胡大掠,遷治雒陽”這十二個字,你說如果不是找到當事人,誰會知道這十二個字後面到底具體是發生了什麼。
不過杜遠的話,還是讓斐潛很是費解。
要知道夏陽已經是相當靠近三輔了,而雖然說西京長安在東漢並不是首都,但是畢竟也是漢代重要的一個地方了,怎麼會如此虛弱?
如果拿後世的來進行比喻的話,那就是在京都然後差不多被胡人幹到了避暑山莊,刀槍都快被捅到鼻子底下的的感覺。
斐潛又翻看了一下資料,然後說道:“上郡、西河、山陽等地難道沒有什麼駐軍麼?就算這些都沒有,三輔之地呢?況且不管是南匈奴,還是虔人羌、牢姐羌,都是曾經內附,為何一再反叛?”
杜遠說道:“中平元年,這個……基本都調走了……”
斐潛輕輕一拍額頭,自己雖然在漢代也混了一些時間了,但是這個年份啊,還是多少有些不適應,要知道這個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平元年啊!
自己居然沒能反應過來,真是不太應該。
黃巾之亂就是在中平元年。
原來如此。
駐軍被調走,然後胡人這些傢伙就見到有機可乘就反叛了。
所以如果按照這樣來說的話,這裡面的問題就有點意思啊……
不過斐潛也不想解釋,這裡面的道道比較的深,牽扯的人和事情也比較複雜,他自己還沒有能夠完全理順清楚。
要不怎麼說歷朝歷代,編輯史書的都是超級大的工程,不僅要幾個大拿級別的文學領袖坐鎮,還要調動不少小弟一點點的往下捋,就是因為關於這些東西的記載本身就少,而且又經常因為這種或是那種原因,有意或是無意的掩蓋、忽略,導致到後來的人,需要了解的時候完全找不到相關的參考資料了,只能夠憑藉著一些蛛絲馬跡慢慢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