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2頁)
現在於西域,也是一樣的,當這些番僧的教,已經根深蒂固之後,殺這麼幾個和尚,能毀滅了這些番僧在西域的『教』麼?
顯然不可能。
就像是割西域荒漠裡面的野草,就算是放火燒了,看起來好像是荒蕪一大片,可是等到明年春天,就會看到又有新鮮的嫩芽在一片廢墟和殘骸當中長出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張遼低聲說道,『主公,可是我總是覺得這句話,似乎……』
斐潛點了點頭,示意張遼繼續說。
張遼看了看斐潛,然後又是看了一眼太史慈,才說道:『善惡之分,並非如此簡單直接。非我族類,此族類之別,更多的是風俗習慣,以及相應的家國律法不同……比如在大漢,殺人者償命,但是在草原戈壁之中,卻覺得殺人不過尋常事……此便為風俗律法之迥異……』
斐潛哈哈笑,點了點頭。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顯然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甚至可以繼續演化,比如對於李世民來說,這句話就可以表示為『非我父母,其心必異』,兄弟照樣該殺就殺,然後再進一步的也有,比如武則天就表示,『非我,其心必異』,連自家孩子也一樣可以下手……
只會屠異者,永遠不成大器。
因為『異』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一時殺得服,這一代沒人敢惹,然後下一代人呢?
不同國家自然有不同國家的鬥爭,不同地區自然也有不同地區的紛爭,就算是同一個家庭裡面,夫妻爺孫等各代人也會有認知三觀的差異,難不成只要是『異』,都舉刀殺了?一切的同心同德都是妥協的產物!
別以為妥協就是骯髒的,講政治就是卑劣的,若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妥協,只有紛爭,那麼炎黃就根本沒有共存的基礎,華夏就沒有存在的基石。
『文遠此言可謂妙也……』斐潛笑道,對著太史慈和張遼比劃著,『故而西域之大道,便是四字之法,「求同存異」是也!』
非我者,其心必異,但人又必須協作才能有合力做大事,故而必須『求同』。
我是炎,你是黃,我們兩個都厭惡那個拿個石斧頭整天不是砍就是劈的蠻尤,這就是我們的『同』,所以我們一起上,拿大棒子輪他!
蠻尤在炎黃前後夾擊左右為男的情況下,自然是不堪欺辱,罵罵咧咧的帶著斧頭奔逃南越。
炎黃大勝利!
而再往後,華夏就有了同國,同族,同宗,同鄉,同學,同好……
若是在所謂『物理』的層面上『同』不起來,華夏還能創造一些在精神上面的『同』,比如共同的願景,相同的理想等等。
最終,在華夏封建王朝之中形成了『同』的最高形態,同黨。
談感情是為了談錢,談利益。
黨同是為了伐異。
於是強大的對手,越是相差的『異』,便是能促進最為緊密的『同』。當然在『同』了之後又出現自身的『異』,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事情了。趙匡胤和趙光義在建國時是緊密團結的同族兄弟,建國完成後在爭權奪利上就是對手了。
永遠相信『同』的人,會被賣得像是個傻子,永遠相信『異』的人,會被揍得像是個傻子。真的信這些『同』的人,在歷史上最終的下場美妙的並不多,而完全不信這些『同』的人則是大多數沒什麼大作為,亦或是連登上歷史舞臺的資格都沒有。
斐潛到了西域之後,西域聯軍瞬間崩塌,就像是烈陽之下融化的雪人,看起來像是有點樣子,旋即軟塌塌的扶都扶不起來,甚至連人頭都由老和尚帶著到了他的面前。
若說是『徵』西域,那麼現在已經是成功了,完事了。
因為斐潛現在連『徵』的對象,都已經死了。可是就這麼真的覺得萬事大吉了,班師回朝,那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塔什麼薩。
西域的火已經被點起來了,即便是現在暫時看不到,但這火種會像是野草一樣在西域裡面蔓延,最終或許有一天會燒燬某些人。
而現在斐潛則是想要讓這個火焰燒向另外的方向……
要改變火焰的方向,就要先了解火焰的結構。知曉其產生的根源,發展的途徑,以及最終的演化。
『首先,這求同,是找誰求?』斐潛仰頭看著在遠方地平線上出現的綠色,一些驚慌的牧民,以及更遠一些的城牆和建築物的影子,便是笑道,『我們到了……』
這是鄯善的領土。
雖然之前西域聯軍彙集了號稱三十萬,似乎將整個的西域都點燃,但是實際上在戰線的背後,很多西域人依舊是過著和往常並沒有什麼區別的生活,放牧的放牧,種植的種植。
最早開拓西域絲綢之路的,雖然大漢歷史上是白紙黑字,嗯,木牘黑字寫的是大漢人是如何的艱辛,如何的艱難,如何的堅定不移,如何的百折不撓,最終開創了西域絲綢之路,發展了繁盛的商業往來,貿易交流雲雲。
嗯,屁股在大漢這邊,當然可以這麼說。
但是實際上,要知道所有的官方文字裡面都會有一些寫出來的和沒寫出來的……
按照大漢三四百年,叫囂著以農為本,不耕田的農夫都是算流民,活活打死沒人理的高度農耕和小農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結構,會有多少人有這麼強的商業精神,奔赴遙遠且未知的西域?所以真實的西域絲綢之路,並不是大漢人主動率先走出來的,而是吐火羅人先開拓的路線,然後是大量的慄特人往來奔波。相比較於不喜歡遠離故土,表示死了都要葉落歸根的華夏本土農耕民眾來說,吐火羅人或許整個千年都在不斷地遷徙,慄特人似乎永遠都在經商……
顯然不可能。
就像是割西域荒漠裡面的野草,就算是放火燒了,看起來好像是荒蕪一大片,可是等到明年春天,就會看到又有新鮮的嫩芽在一片廢墟和殘骸當中長出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張遼低聲說道,『主公,可是我總是覺得這句話,似乎……』
斐潛點了點頭,示意張遼繼續說。
張遼看了看斐潛,然後又是看了一眼太史慈,才說道:『善惡之分,並非如此簡單直接。非我族類,此族類之別,更多的是風俗習慣,以及相應的家國律法不同……比如在大漢,殺人者償命,但是在草原戈壁之中,卻覺得殺人不過尋常事……此便為風俗律法之迥異……』
斐潛哈哈笑,點了點頭。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顯然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甚至可以繼續演化,比如對於李世民來說,這句話就可以表示為『非我父母,其心必異』,兄弟照樣該殺就殺,然後再進一步的也有,比如武則天就表示,『非我,其心必異』,連自家孩子也一樣可以下手……
只會屠異者,永遠不成大器。
因為『異』實在是太多了,就算是一時殺得服,這一代沒人敢惹,然後下一代人呢?
不同國家自然有不同國家的鬥爭,不同地區自然也有不同地區的紛爭,就算是同一個家庭裡面,夫妻爺孫等各代人也會有認知三觀的差異,難不成只要是『異』,都舉刀殺了?一切的同心同德都是妥協的產物!
別以為妥協就是骯髒的,講政治就是卑劣的,若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妥協,只有紛爭,那麼炎黃就根本沒有共存的基礎,華夏就沒有存在的基石。
『文遠此言可謂妙也……』斐潛笑道,對著太史慈和張遼比劃著,『故而西域之大道,便是四字之法,「求同存異」是也!』
非我者,其心必異,但人又必須協作才能有合力做大事,故而必須『求同』。
我是炎,你是黃,我們兩個都厭惡那個拿個石斧頭整天不是砍就是劈的蠻尤,這就是我們的『同』,所以我們一起上,拿大棒子輪他!
蠻尤在炎黃前後夾擊左右為男的情況下,自然是不堪欺辱,罵罵咧咧的帶著斧頭奔逃南越。
炎黃大勝利!
而再往後,華夏就有了同國,同族,同宗,同鄉,同學,同好……
若是在所謂『物理』的層面上『同』不起來,華夏還能創造一些在精神上面的『同』,比如共同的願景,相同的理想等等。
最終,在華夏封建王朝之中形成了『同』的最高形態,同黨。
談感情是為了談錢,談利益。
黨同是為了伐異。
於是強大的對手,越是相差的『異』,便是能促進最為緊密的『同』。當然在『同』了之後又出現自身的『異』,那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事情了。趙匡胤和趙光義在建國時是緊密團結的同族兄弟,建國完成後在爭權奪利上就是對手了。
永遠相信『同』的人,會被賣得像是個傻子,永遠相信『異』的人,會被揍得像是個傻子。真的信這些『同』的人,在歷史上最終的下場美妙的並不多,而完全不信這些『同』的人則是大多數沒什麼大作為,亦或是連登上歷史舞臺的資格都沒有。
斐潛到了西域之後,西域聯軍瞬間崩塌,就像是烈陽之下融化的雪人,看起來像是有點樣子,旋即軟塌塌的扶都扶不起來,甚至連人頭都由老和尚帶著到了他的面前。
若說是『徵』西域,那麼現在已經是成功了,完事了。
因為斐潛現在連『徵』的對象,都已經死了。可是就這麼真的覺得萬事大吉了,班師回朝,那麼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塔什麼薩。
西域的火已經被點起來了,即便是現在暫時看不到,但這火種會像是野草一樣在西域裡面蔓延,最終或許有一天會燒燬某些人。
而現在斐潛則是想要讓這個火焰燒向另外的方向……
要改變火焰的方向,就要先了解火焰的結構。知曉其產生的根源,發展的途徑,以及最終的演化。
『首先,這求同,是找誰求?』斐潛仰頭看著在遠方地平線上出現的綠色,一些驚慌的牧民,以及更遠一些的城牆和建築物的影子,便是笑道,『我們到了……』
這是鄯善的領土。
雖然之前西域聯軍彙集了號稱三十萬,似乎將整個的西域都點燃,但是實際上在戰線的背後,很多西域人依舊是過著和往常並沒有什麼區別的生活,放牧的放牧,種植的種植。
最早開拓西域絲綢之路的,雖然大漢歷史上是白紙黑字,嗯,木牘黑字寫的是大漢人是如何的艱辛,如何的艱難,如何的堅定不移,如何的百折不撓,最終開創了西域絲綢之路,發展了繁盛的商業往來,貿易交流雲雲。
嗯,屁股在大漢這邊,當然可以這麼說。
但是實際上,要知道所有的官方文字裡面都會有一些寫出來的和沒寫出來的……
按照大漢三四百年,叫囂著以農為本,不耕田的農夫都是算流民,活活打死沒人理的高度農耕和小農經濟體制下的社會結構,會有多少人有這麼強的商業精神,奔赴遙遠且未知的西域?所以真實的西域絲綢之路,並不是大漢人主動率先走出來的,而是吐火羅人先開拓的路線,然後是大量的慄特人往來奔波。相比較於不喜歡遠離故土,表示死了都要葉落歸根的華夏本土農耕民眾來說,吐火羅人或許整個千年都在不斷地遷徙,慄特人似乎永遠都在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