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猴年 作品
第2785章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為正經解(第2頁)
士族子弟之中,有一些人感慨,但是也有一些人歡欣,甚至還有些人茫然。
可惜不管是如何,青龍寺的這一次正解之論,也漸漸的,宛如長江大川一般,奔流著,撲到了面前,旋即流向遠方……
正解的名額將要在今天公佈。
一大早的時候,青龍寺裡面就滿滿的都是人了。
士族子弟穿著長袍,帶著高帽,相互之間三三兩兩聚集一處。
『這一次,不知山東山西誰更勝一籌?』
『這還用說?』
『這倒也是,只不過……這冀豫先前可是被稱為文華之地啊……』
『這又有什麼好可惜的?碌碌之輩,百餘年不得寸進,豈可為文華之首乎?』
『欸……』
在這些士族子弟之中,有幾個人略微顯得有些不是太融入,站在邊緣的位置,伸著腦袋看著。就像是他們原本家鄉所處的位置一樣。他們是來自於幽州的士族子弟,祖氏和氏的年輕人。他們輾轉顛沛,出發的時候一共是三十二人,可是到了長安的,只有十三人。
『長安經學和我們之前學的不一樣啊,怎麼辦?』
這些好不容易從幽州而來的子弟,多少有些慌亂。雖然說在幽州有大儒盧植是古文經學的代表者,但是實際上因為今文經學在朝堂之上的壟斷,導致了在地方上為了進身之階還是多以今文經為主,所以祖氏和和氏的人在日常學習之中是以今文經學為主也不足為奇。
可是到了長安之後,他們才發現之前學習的那些什麼讖緯,什麼微言,什麼大義全然被否決了……
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他們的位置是在大漢最為邊緣的地方,就像是他們當下站在青龍寺的邊緣一樣,有什麼變化也不會立刻傳遞到了他們的家鄉。
『還能怎麼辦?學啊!』
『可是都不太一樣啊……難不成,重新學?』
『重新學!我們既然能千里而來,難不成就此放棄了?學!』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畢竟也確實只有這一條路,否則他們即便是參加了科舉考試,也未必能得到什麼好成績。
『不過我們的錢財恐怕……這些書卷都是價值不菲啊……』
『若是全部買來,確實是買不起……我倒是有個辦法,就是抄書!長安書坊之中可以抄書!祖二郎,七郎,你兩個的字好些,不妨明天與我前去試一試……』
正在議論之間,忽然聽到青龍寺高臺之處傳來了轟隆隆的鼓聲,頓時人人都不由得停了下來,轉頭而望。
人潮湧動而起,伴隨著鼓聲,似乎心潮也是澎湃。
『開始了!』
『此番正解,不知花落誰家……』
鼓聲通通停歇的時候,當司馬徽穿上了隆重的衣冠,出現在青龍寺高臺之上的時候,幾乎讓原本熟悉司馬徽的觀禮士族子弟認不太出來。
因為一直以來,司馬徽都是穿著比較簡樸的。
這麼隆重的裝束,或許是司馬徽到了長安之後的第一次。
在絕大多數時間之中,司馬徽都讓人感覺像是一個普通的農夫老者。若是旁人不介紹,一般不熟悉司馬徽的人,還真不會覺得司馬徽和其他農夫在外觀上面會有多少的差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司馬徽身穿錦袍,博冠廣袖,神采奕奕,精神抖擻,在加上身上衣袍的錦繡花紋,在繁華之外,也充滿了威嚴。
在司馬徽的眼眸之中,卻在欣慰的同時,略帶了一些落寞。
他一直以為,終於有一天,他會和鄭玄同時站在這高臺之上,分庭抗爭,在萬眾矚目之下,分出一個上下高低來。
當年他來長安,為的就是在經義巔峰之上,搶佔至高之地的。這是他最大的心願,可是當他站上了這個或許是代表了經義之學的巔峰的時候,司馬徽卻感覺有些茫然了……
司馬徽一度非常痛恨鄭玄,他想要打敗鄭玄,將鄭玄踩在腳下。
這似乎是他半生的努力奮鬥的方向,是他輾轉反側的執念。
直至今天。
司馬徽單獨的站在了臺上,而他身側左右,並沒有鄭玄。
在某種意義上,他打敗了鄭玄。
但是在某種層面來說,他也輸給了鄭玄。
在那麼一瞬間,司馬徽似乎覺得,站在這樣一個高臺之上,接受著萬眾矚目,其實並不比當年他獨自一人,在低矮茅屋之中,讀得一篇妙文來得更有充實感,更有幸福感。
站在臺上,朝著四下拱手以禮的時候,司馬徽忽然有些感激他的對手,他的勁敵鄭玄起來,當年如果不是以鄭玄為目標,如果僅僅是滿足於一地之名,或許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也不會成為青龍寺大論正解的奠基人。
其實活到了這個歲數,有很多事情其實司馬徽都能看得很清楚。
經義上面的東西,世家士族方面的事項,還有這個天下的走向等等,其實司馬徽心中多少有了一些數。對於司馬徽來說,他不願意去插手天下的事情,因為那會將司馬氏一族推向風尖浪口,反而會失去了在經義上面的所謂『中正』。
可是有時候,又不得不涉足其中。
就像是龐氏。
雖然龐氏對於經義的研究很深,特別是在易經,黃老之學上,但是就算是龐德公依舊在世,都不能成為青龍寺這樣一個經義巔峰上的主持者,一個奠基人。因為龐氏和驃騎勾連太深了,所以龐氏說一些什麼,總是避免不了會有人,特別是山東之人會私下嘀咕。
可惜不管是如何,青龍寺的這一次正解之論,也漸漸的,宛如長江大川一般,奔流著,撲到了面前,旋即流向遠方……
正解的名額將要在今天公佈。
一大早的時候,青龍寺裡面就滿滿的都是人了。
士族子弟穿著長袍,帶著高帽,相互之間三三兩兩聚集一處。
『這一次,不知山東山西誰更勝一籌?』
『這還用說?』
『這倒也是,只不過……這冀豫先前可是被稱為文華之地啊……』
『這又有什麼好可惜的?碌碌之輩,百餘年不得寸進,豈可為文華之首乎?』
『欸……』
在這些士族子弟之中,有幾個人略微顯得有些不是太融入,站在邊緣的位置,伸著腦袋看著。就像是他們原本家鄉所處的位置一樣。他們是來自於幽州的士族子弟,祖氏和氏的年輕人。他們輾轉顛沛,出發的時候一共是三十二人,可是到了長安的,只有十三人。
『長安經學和我們之前學的不一樣啊,怎麼辦?』
這些好不容易從幽州而來的子弟,多少有些慌亂。雖然說在幽州有大儒盧植是古文經學的代表者,但是實際上因為今文經學在朝堂之上的壟斷,導致了在地方上為了進身之階還是多以今文經為主,所以祖氏和和氏的人在日常學習之中是以今文經學為主也不足為奇。
可是到了長安之後,他們才發現之前學習的那些什麼讖緯,什麼微言,什麼大義全然被否決了……
這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他們的位置是在大漢最為邊緣的地方,就像是他們當下站在青龍寺的邊緣一樣,有什麼變化也不會立刻傳遞到了他們的家鄉。
『還能怎麼辦?學啊!』
『可是都不太一樣啊……難不成,重新學?』
『重新學!我們既然能千里而來,難不成就此放棄了?學!』
他們沉默了一會兒,畢竟也確實只有這一條路,否則他們即便是參加了科舉考試,也未必能得到什麼好成績。
『不過我們的錢財恐怕……這些書卷都是價值不菲啊……』
『若是全部買來,確實是買不起……我倒是有個辦法,就是抄書!長安書坊之中可以抄書!祖二郎,七郎,你兩個的字好些,不妨明天與我前去試一試……』
正在議論之間,忽然聽到青龍寺高臺之處傳來了轟隆隆的鼓聲,頓時人人都不由得停了下來,轉頭而望。
人潮湧動而起,伴隨著鼓聲,似乎心潮也是澎湃。
『開始了!』
『此番正解,不知花落誰家……』
鼓聲通通停歇的時候,當司馬徽穿上了隆重的衣冠,出現在青龍寺高臺之上的時候,幾乎讓原本熟悉司馬徽的觀禮士族子弟認不太出來。
因為一直以來,司馬徽都是穿著比較簡樸的。
這麼隆重的裝束,或許是司馬徽到了長安之後的第一次。
在絕大多數時間之中,司馬徽都讓人感覺像是一個普通的農夫老者。若是旁人不介紹,一般不熟悉司馬徽的人,還真不會覺得司馬徽和其他農夫在外觀上面會有多少的差異。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司馬徽身穿錦袍,博冠廣袖,神采奕奕,精神抖擻,在加上身上衣袍的錦繡花紋,在繁華之外,也充滿了威嚴。
在司馬徽的眼眸之中,卻在欣慰的同時,略帶了一些落寞。
他一直以為,終於有一天,他會和鄭玄同時站在這高臺之上,分庭抗爭,在萬眾矚目之下,分出一個上下高低來。
當年他來長安,為的就是在經義巔峰之上,搶佔至高之地的。這是他最大的心願,可是當他站上了這個或許是代表了經義之學的巔峰的時候,司馬徽卻感覺有些茫然了……
司馬徽一度非常痛恨鄭玄,他想要打敗鄭玄,將鄭玄踩在腳下。
這似乎是他半生的努力奮鬥的方向,是他輾轉反側的執念。
直至今天。
司馬徽單獨的站在了臺上,而他身側左右,並沒有鄭玄。
在某種意義上,他打敗了鄭玄。
但是在某種層面來說,他也輸給了鄭玄。
在那麼一瞬間,司馬徽似乎覺得,站在這樣一個高臺之上,接受著萬眾矚目,其實並不比當年他獨自一人,在低矮茅屋之中,讀得一篇妙文來得更有充實感,更有幸福感。
站在臺上,朝著四下拱手以禮的時候,司馬徽忽然有些感激他的對手,他的勁敵鄭玄起來,當年如果不是以鄭玄為目標,如果僅僅是滿足於一地之名,或許今天就不會站在這裡,也不會成為青龍寺大論正解的奠基人。
其實活到了這個歲數,有很多事情其實司馬徽都能看得很清楚。
經義上面的東西,世家士族方面的事項,還有這個天下的走向等等,其實司馬徽心中多少有了一些數。對於司馬徽來說,他不願意去插手天下的事情,因為那會將司馬氏一族推向風尖浪口,反而會失去了在經義上面的所謂『中正』。
可是有時候,又不得不涉足其中。
就像是龐氏。
雖然龐氏對於經義的研究很深,特別是在易經,黃老之學上,但是就算是龐德公依舊在世,都不能成為青龍寺這樣一個經義巔峰上的主持者,一個奠基人。因為龐氏和驃騎勾連太深了,所以龐氏說一些什麼,總是避免不了會有人,特別是山東之人會私下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