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74章(第2頁)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天竺終不還!”
楚浩眉頭高高揚起,臉上露出驚訝之色,
“開戰了?這麼突然嗎?”
楚浩倒是有點擔心唐王會為了報仇,將蒼生捲入災難之中。
然而,唐王卻是非常認真地看著楚浩,凝聲道:
“獄神閣下,還請隨我前去軍中詳談吧。”
“宣戰之事,本是策劃五百多年,你也知道的,只不過,這一次,朕改變主意了。”
楚浩想了想,倒是點點頭。
雖然不知道唐王究竟在想什麼,但是楚浩從唐王的眼中,並沒有看到瘋狂。
而是一種……信念?
與天竺佛國宣戰之事,唐王自很早之前便已經說過了。
只不過,這一次白蓮童子的出現,成為了導火線,也成為了指引唐王前進的方向。
此刻,整個唐朝迅速運作起來。
雖然當年邊城一戰,唐朝損失慘重。
但是在之後五百年中,唐王兢兢業業,勵精圖治。
再加上當年那一場混沌風暴,讓唐朝得以迅速發展,最終稱霸了整個南瞻部洲。
而且,又加上後來楚浩給唐王的那一部無上功法,讓南瞻部洲再一次得以強盛起來。
若單單這一些,還遠不止如此。
唐王這五百年來,推行的乃是有教無類之道,就算是妖魔鬼怪,也可以經過考驗,獲得大唐國籍。
但是這種有教無類,並不同於截教那種毫不分辨,不分青紅皂白,照單全收。
想要加入大唐,需經歷一系列考驗,道德品質、智慧、忠誠、八榮八恥……這些都是必須要的條件。
唐王早在這五百年之中,見識到了所謂神佛妖鬼的真面目。
當年他就已經知道,便是神佛,也有邪惡,便是妖魔,也有善類。
唐王從來不以大仁大義標榜自己,他只想告訴南瞻部洲所有生靈,何為大唐?
大唐之大,便是要能包容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聲音乃至不同的政見,甚至不同的種族。
規範人們言行舉止的,不是帝令,不是佛旨,而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