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皮鞋廠遇難題(第2頁)
萬紅霞身為皮鞋廠婦女辦主任,對車間的事瞭解的不多。
但她也知道這個坎要是過不去,皮鞋廠的大家怕是這個年都過不安穩。
許安春像是餓了一路是似的,邊狼吞虎嚥邊說。
“不知道,首都那邊的專家還在研究,董廠長的意思是看能不能爭取跟蘇國那邊收購一條淘汰的生產線,回頭咱們自個拆吧拆吧,慢慢琢磨。”
但那麼大個鐵殼子,裡頭零部件複雜,也不是一天兩天能琢磨出來的。
真要那麼簡單,這段時間技術科就不會熬油燈、打地鋪睡在辦公室了。
萬紅霞提起心,問大兒子:“那能收購到嗎?”
許安春沒騙他媽,實話實說道。
“估計希望不大。”
人家又不傻,能不知道你那點小心思嗎。
萬紅霞:“”那你說個錘子。
許家人對許安春回家的喜悅都彷彿被這個糟心的消息衝散了。
身為根正苗紅的皮鞋廠職工家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許家人總是盼著皮鞋廠好的。
鹽市第一皮鞋廠,從50年代開始,以生產跟腳舒適的皮鞋出名,上過國家展銷會,遠渡海外賺過外匯。
一度是鹽市人民的驕傲。
同樣,這個連同工人及家屬共有五千多人在內的大廠,它或許比不上鹽市第一鋼鐵廠赫赫威名,比不上機械廠風光。
但在皮鞋廠工人、家屬心中,這個庇護了他們半輩子的廠子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都的專家研究不出來,那蘇國的專家呢?咱們市鋼鐵廠、機械廠不是都有蘇國的專家嗎,董廠長給人專家請來幫咱瞧瞧唄。”
許老五揣著手,小老頭似的,憂心忡忡的加入話題。
他話一出,許安春頓了下,糾結地抬頭。
他覺著董廠長既然都找首都專家了,應該不可能捨近求遠,怕是鹽市的蘇國專家也請過了。
許老六用力點頭:“阿基姆的爺爺據說就是蘇國有名的機械工程方面的專家,叫董廠長把他請來,興許機器毛病瞧著厲害,其實問題不大呢。”
萬紅霞難的覺得自家老五和老六除了不靠譜,還有點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