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02章(第2頁)
賈環聞言,臉色微變,抬手在他後腦勺輕拍一記。
心下暗忖這小鬼著實惱人,如此快便戳穿自己的“英勇事蹟”。
雖說實情也相去不遠,可被個孩子這般直白道出,終是有些面上無光。
“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我豈容他有詐死之嫌?
故而用這匕首補了一下,以絕後患,此乃兵家之智,你懂甚?
你需牢記,身處戰場,生死相搏之際,所謂仁義道德皆為虛妄,唯有不擇手段取敵性命,方可保自身安危、求戰事之勝。”
賈蕪被這一拍,頓時老實了許多,連忙討饒:“三叔息怒,侄兒明白此中道理。
昔年那白起,為絕趙國降卒反覆之患,痛下殺手,雖揹負殺神之名,卻也成就秦軍之勝勢。
侄兒雖年幼,亦曉得此間厲害。
待侄兒他日領兵出征,定也會依形勢抉擇,保我軍之勝。”
賈環聽著賈蕪這番稚氣未脫卻又透著狠厲的言語,既覺好笑,又有些無奈,他雙目一瞪,斥責道:
“你這頑皮小兒,休要學得如此心狠手辣、嗜殺成性。
為將者,當有勇有謀,更需懷有仁心,懂得權衡利弊。
知曉何時該戰、何時該和,何時當寬宥、何時宜嚴懲,切不可一味只知屠戮。
若僅憑殺伐,縱能一時取勝,亦難服人心,終非長久之道。”
賈蕪似懂非懂地點頭,瞧著賈環神色肅然,便也乖巧地抿了嘴,不再言語。
只是那雙手仍緊緊握著匕首,眼神之中透著一絲倔強與不服輸。
“罷了罷了,你且先隨師傅用心修習,這些道理日後歲月漫長,你自會慢慢體悟。
此去大同府路途遙遠,你要悉心照料你母親,凡事皆依她所言,莫要頑皮淘氣。
若是途中闖出禍事,惹你母親傷心,待我知曉,定不輕饒。”
賈環瞧著賈蕪,目光雖嚴厲,卻也難掩關切與期許之色。
賈蕪趕忙應道:“三叔放心,侄兒一定聽母親的話,安穩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