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66章(第3頁)
未幾,南方戰報又至,真真國新式火炮之威,令大周水軍慘敗。
先鋒大將衛景瑗、後勤總管永樂駙馬竟皆戰死,統帥南安郡王被俘,五萬水軍出征,歸來者竟不足萬人。
此訊如晴空霹靂,朝野震動,京都百姓方因北方之勝而高漲的情緒,瞬間如墮冰窖,被陰霾重重籠罩。
幸真真國亦因連年征戰,民生凋敝、財政吃緊,那新式火炮雖利,卻造價高昂,每場大戰皆使其不堪重負。
真真國遂遣使求和,言辭懇切,願重新稱臣納貢,歲歲來朝。
朝堂之上,大臣們各執一詞,有欲嚴懲真真國以揚國威者,亦有主張順勢納和以恢復民生者。
皇帝權衡良久,終準了真真國求和之請,決意專心北伐之事。
南安郡王終是回了京都,只是伴他歸來的,是衛景瑗父子的骨灰。
那一日,京都百姓盡皆素服而出,夾道相迎,人人神色悲慼,紙錢似雪,漫天飄舞,灑落滿地哀傷。
南安郡王形容枯槁,下馬便長跪於地,向百姓涕泣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