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95/295202/126136541.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shushazw.com/read.php on line 107
重生零零年:我在官場如魚得水-第961章,佚名,殊沙中文

第961章

 三天後,《華夏日報》刊登了徐華宇的那篇《談校園的一些問題》,筆名是鐘聲,裡面舉例的省份沒有標明,只是用了l省。 

 可是,《華夏日報》查出那個是徐華宇的投稿信箱。 

 畢竟徐華宇以前也用這個郵箱往《華夏日報》投過稿子,前面還有徐華宇的名字,人家編輯哪會放不出來呢? 

 但編輯也為了保護徐華宇,畢竟這是一篇揭醜的評論,教育界裡最大的蛋糕就是飯堂和校服。 

 現在徐華宇舉例子說明,特別是飯堂裡不衛生的飯食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讓我們下一代出現很大的問題,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徐華宇的這一篇文章投到《華夏日報》後,幾個編輯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覺得不應該刊登這篇文章,有人覺得沒有問題,報紙就是要揭露社會上的問題,要不然他們的存在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最後,由總編拍板,決定刊登這篇評論,用徐華宇的筆名“鐘聲”。 

 從文章裡的內容來看,這些問題非常嚴重。 

 如果不處理好的話,以後將是大問題。 

 這篇評論在《華夏日報》發表之後,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一些利益群體看了非常生氣,暗中揚言要找出那個寫文章的人,一定要找對方算賬。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他們肯定不能放過對方。 

 文章沒有具體指哪個地方,l省具體是哪個省,別人不知道,可《嶺南日報》編輯是知道的。 

 而嶺南省宣傳部的揭冬部長也看到這篇文章,身為宣傳口的主要領導,他的秘書每天都要篩選一些重要的新聞和報道,讓他不用自己一張張報紙地找。 

 當揭冬看到徐華宇所定的那篇文章,把秘書叫了進來。“這篇文章好像很熟悉……” 

 “老闆,這是徐華宇寫的,《嶺南日報》那邊反饋過的。”秘書提醒著揭冬。 

 揭冬想起來了:“原來是那個徐華宇寫的,我們都不發他的文章,他還自己發到《華夏日報》去?” 

 揭冬有點生氣了,徐華宇不講政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