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頁)

 用木頭種的木耳早已經頂破木屑,紛紛露出頭,再過十天半月就能上桌。 

 最早種下的蘑菇也終於開始露頭,雖然只有零星,但,總歸讓沈清棠看見了希望。 

 小半月裡,沈清棠從公中賬上借了一千文錢,分批買豬板油。 

 總共又買了九百六十文的豬油,足足一百二十斤,全部製成了肥皂和香皂。 

 每一次都嘗試新的配比。 

 到最後一斤豬油甚至能做出二斤肥皂或者香皂,去汙能力升級,香味升級。 

 沈清棠在山谷裡專門清出一塊空地擺放這些五顏六色的肥皂和香皂。 

 不光顏色不同,形狀、大小都不一樣。 

 一直到最後兩次,才定下最終配方。 

 穿越前做肥皂是為了博取流量,不會計算做肥皂的成本也不在乎肥皂最後的效果。 

 如今要靠賣皂為生,自然要反覆實驗,爭取利益最大化。 

 第一批二十斤豬油做了大約三十斤皂,大乾一斤等於十六兩,總共四百八十兩皂。 

 有了產品,還得算成本、售價和利潤。 

 按每兩皂兩文錢出售,總共九百六十文,減去豬油的成本一百六十文以及一百文的香料錢,不算人工費能賺七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