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能進去賒賬簽字畫押的只能是一家之主。 

 很快沈嶼之苦著臉出來,“如果只借銀錢的話,咱們家只能借一百文。” 

 “什麼?”沈清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百文?” 

 按照大乾的物價,一百文也就能買五斤豬肉。 

 對一個四口馬上五口之家來說,一百文就是杯水車薪。 

 李氏不甘地向遲遲不走等著看他們笑話的沈家大房二房看去,“憑什麼他們能領兩貫錢還有十鬥小麥?” 

 沈清柯輕嘆,客觀道:“因為他們人多,而且壯勞力多。” 

 大房二房加起來就差不多三十口人,還有幾個奴僕。 

 能在流放路上活下來的奴僕大都是青壯年。 

 就連大伯和二伯都因為藏有私房錢,一路上打點,吃的好,受苦少,看著都比自家父親壯實不少,甚至看起來還年輕些。 

 風霜催人老。 

 他們三房一家四口都面黃肌瘦,婦人佔了一半還有一個是孕婦。 

 沈清棠想,這就跟在新世紀信用貸款差不多,顯然他們一家四口在銀行屬於劣質客戶。 

 略一思索,沈清棠問,“爹,你問問咱們除了這一百文能不能也賒點小麥種?還有開荒種地需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