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一劍仙人跪(第2頁)

 “你果然不愧是秦孝儀的兒子,可比你老子厲害多了。”

 秦重神色不變,彷彿理所當然的說道。

 “所以躺在地上的是他,不是我。”

 江明嘆了口氣。

 “可惜你也弄錯了一件事情。”

 秦重的瞳孔忽然擴大。

 “什麼事情?”

 沒等他聽到江明的回答,一件黑色的小東西忽然從馬車裡飛了出來。

 那東西比利箭速度更快,比袖箭準頭更足,但飛行時卻沒有絲毫的聲音。

 還沒等秦重反應過來,那個黑色的小物件就已經穿透了他的心臟。

 直到最後一刻,他才勉強看清,那竟然是一枚小巧而精緻的飛劍。

 他只覺得眼前的畫面越來越暗,似乎變得越來越遙遠。

 在眼前的畫面徹底黑暗之前,他聽到了江明的聲音。

 “一個連自己親爹都能出賣的人,我是永遠也不會相信的。”.

 “上回書說,徐鳳年輕車白馬出涼州,身邊除寧峨眉和一百鳳字營外,僅有護衛數人。”

 “可這馬車中,卻坐著一個神秘的獨臂老頭。”

 “此人其貌不揚,邋里邋遢,但是臨行之前徐饒卻特別囑咐,千萬不可讓此人握劍。”

 “徐鳳年心雖疑惑,但也並未深究,只是無論如何也猜不出此人來歷。”

 大明王朝,七俠鎮,同福客棧。

 又到了說書的日子,整個客棧大廳裡早就人滿為患,到處都是前來聽書的江湖豪客。

 站在高臺上的江明白衣瀟灑,盡顯風流姿態,引得不少江湖女俠兩眼放光。

 直到昨天半夜,江明和黃蓉、阿朱、王語嫣幾人才成功趕回了客棧。

 好在江明的玄蹄黑象腳程迅捷,這才能趕在最後一天回到七俠鎮,沒有耽誤說書的時間。

 “且說這徐鳳年剛出北涼,正在馬車之中聽著姜倪誦讀武學典籍。”.

 “適逢天降大雨,細密的雨珠彷彿的天間垂掛而下的簾幕,將萬物籠罩在一片迷濛當中。”

 “暮雨瀟瀟楊柳依,驛道芳草伏殺機。”

 “這等瓢潑大雨,正是個適合相殺的好天氣。”

 “果然,馬車才行了沒一會,就見那悽迷的煙雨之間,忽然闖入一抹紅色的身影。”

 “察覺馬車停下,徐鳳年掀簾探頭,發現前方的驛道中央,正大刺刺的站著一個紅甲人。”

 “這攔路之人暫且按下不表,但這身鮮紅的盔甲,卻不可不提。”

 江明抖開摺扇,向著一眾聽客故作神秘的說道。

 “此甲相傳為隕鐵所鑄,乃上古流傳之物。曾被三大道統之一的龍虎山得到,在盔甲上刻錄了《靈寶搬山經》。”

 “傳承幾代,後來又流落江湖,被稷下學宮所得,又加刻上了佛經梵文,讓盔甲的防護更加強悍。”

 “為爭奪此物,龍虎山和學宮幾度交手,仍不分勝負,此甲卻也在爭奪中下落不明。”

 “最後,竟然落到了南疆龍宮葉紅亭的手中。”

 “這南疆龍宮向來以刻錄符纂、煉製傀儡出名。”

 “葉紅亭得甲之後,以傀儡之術將這紅甲與自己的身體合而為一。”

 “從此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憑藉此甲,跟劍神李淳罡、酆都綠袍、槍仙王繡並稱為四大宗師。”

 聽到這裡,大廳裡的一個少年驚呼一聲,不禁脫口問道。

 “如此說來,這攔路的難道就是當年的四大宗師之一?”

 江明笑著搖頭,抖開摺扇繼續說道。

 “當然不是。”

 “因為這葉紅亭當年過於自負,在南唐被滅後隻身前去刺殺黎陽皇帝復仇。”

 “結果遇到硬茬大內首宦“人貓”韓貂寺,被韓貂寺連甲帶皮活剝了下來,屍體掛在一杆王旗之上。”

 “從此這符將紅甲便下落不明,相傳是被人一分為五重新鑄造成五套新的盔甲。”

 “而這新鑄成的盔甲,按照屬性排練,共分為金、木、水、火、土五樣。”

 “其中以金甲最強,水甲最弱。”

 “然而此時大雨滔天,卻正是那攔路的水甲,威力最強之時。”

 ......

 三樓雅間,正在喝酒的邀月聽到江明說起符將紅甲,忽然停住了酒杯。

 “姐姐,你是不是在想那天夜裡觀戰時見到的那個紅甲人?”

 留心到邀月的神態,憐星聞弦知意,立刻便猜中了邀月的心中所想。

 那夜江明和慕容復賭勝三場時,邀月和憐星兩人當然也在一旁觀戰。

 只是她們修為高深,而且又離的太遠,所以自然沒有被慕容復等人發現。

 ,!

 但是有沒有被江明察覺,她們二人倒是說不準了。

 當她們看到那紅甲人出現的時候,饒是兩人見多識廣,也不禁再次被震撼到了。

 “那紅甲人雖然武功精深,本領不弱,但是雙目呆滯兩眼無神,看上去的確不像正常高手的樣子。”

 想起那晚看到紅甲人時兩人察覺感知到的情況,憐星一邊回憶一邊慢慢開口道。

 “雖然江湖中也有攝魂大法、迷魂奪魄、攝魄術之類的詭異武功。”

 “但是絕沒有任何一樣,能夠對一個先天以上的高手產生如此作用。”

 “而且那身盔甲也確實古怪的很,別說是精鐵重甲,就算是金絲甲也沒有這樣的防禦力。”

 “所以我實在是想不通,這個紅甲人到底是什麼來歷。”

 面對憐星的疑問,邀月卻顯得十分淡然,她一邊繼續喝著酒,一邊慢慢的開口道。

 “江明不是說了麼,那就是符將紅甲。”

 聽到邀月的話,憐星心裡一驚。

 “姐姐,你是說。。。江明說的書並不完全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