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酌文川 作品

119.實相攔截索

 促使維多利亞做出這個決定的其實是地下掩體的相繼完成。

 在1095年,維多利亞全國還沒有一個核掩體,所有的移動城市的位置都幾乎是透明狀態,協約國或同盟國都能很輕易地用一輪飽和打擊摧毀維多利亞絕大多數工業區。

 查爾斯希望儘可能避免於協約國及同盟國的衝突,直到維多利亞完成必要的準備,可莉莎也秉持著相同態度,雖然馬恩島的戰鬥已經打亂了初期計劃。

 到了1098年,情況已經大大不同了,他們正在調整移動城市的位置,讓這些城市難以被超級武器準確襲擊,比如威塞克斯和蘭開夏等巨城已經調整到了東部地區,而留在西維多利亞的只是一些老舊的鄉鎮,還有少數沒有調整過的軍事基地。

 在一些固定城市,足以容納難民的核掩體正在飛速擴大,目前,他們已經擁有了172個二級規格掩體,以及43個一級規格掩體,這可以容納超過6000萬人在地下避難,足夠支撐整個工業體系運轉,每個月還有將近二十個核掩體在產出。

 在見識了核戰爭的恐怖情況之後,維多利亞拿出了瘋狂挖坑的決心,患上了掩體不足恐懼症,政府關於軍備及核預防開支高達全年預算的15%,許多內閣成員表示,如果大戰波及降臨到維多利亞,那也要先崩掉他們幾顆牙。

 那個時候查爾斯還沒有明確談及此事,維多利亞全國正處於一股積極向上的復甦氛圍中,被內戰摧毀的農田第一次迎來豐收,北方地區的鐵路工程也進行到一半了。

 從永憶城連接到伯明翰,再到核心圈城市的區鐵路線完成之後,一輛接著一輛滿載礦砂的火車從北方抵達諾曼底,又帶回了足以抑制饑荒的糧產,這是城際鐵路首次在泰拉展現出強悍的運輸力。

 饑荒危機得到初步解決後,在一年的時間裡,維多利亞對世界大戰的影響頗深,她首先是一個發展度極高的中陸大國,當時的製造能力位於中陸第一,開戰雙方都不約而同將中陸作為貿易和走私的中轉站。

 雖然維多利亞光榮孤立的政策讓官方層面的軍火運輸停止了,但民間的流通一直存在,區議會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尤其是法蘭貝爾王國僅一年就往薩卡茲地區轉運了4000萬匹麻布,還有至少300萬噸藥物。

 德克尼亞王國也向薩爾貢地區大量拋售玻璃產品和粗鐵,這些交易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只要能提供貨物,薩爾貢人和薩卡茲人都是願意花錢的。

 這成為了維多利亞資本家及工廠主歡呼的好日子,他們可以藉機擴大生產,並且不愁這些在中陸常見的產品找不到買家。在銀行家大規模放貸後,幾座武器生產線準備就緒,約有三百萬名熟練的技工在這一時期為走私線生產大量的戰地食物及軍火,製造業因此大大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