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孤山嶺鄉農業現狀

 接下來的幾天,祁同偉就待在辦公室學習資料。

 1979年9月,國家通過了《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允許農民因時因地制宜,經營自主。

 1979年9月,漢東省委也發出《關於認真學習國家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的通知》。

 1980年5月,領導人在一次談話中肯定了農民的壯舉,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乾”的做法。

 1980年9月,國家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

 認為包產到戶“沒有什麼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提出在不同地方、不同社隊,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形式。

 在邊遠山區和貧困落後地區,實行包產到戶,是聯繫群眾、發展生產、解決溫飽的必要措施。

 從1981年到1982年夏,多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在漢東省逐步推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82年1月,國家下發首個關於“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正式肯定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3年1月,國家再發“一號文件”,肯定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我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漢東也隨即在全省推廣包產到戶。

 到1983年,漢東省98%的生產隊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漢東乃至全國的農業生產仍處在較低水平,農業產量低,收益差。

 巖台山縣的很多鄉鎮還處在純人工作業方式,特別是孤山嶺鄉。

 巖台山是漢東省最窮的縣之一,而孤山嶺鄉又名列漢東有名的貧窮之首。

 1989年,全鄉46個行政村,8.3萬人,人均收入僅185.8元(全省人均860元,全國人均603元),人均口糧僅在270公斤(全國人均362公斤)以下。

 當然,大自然的條件不可否認,但更重要的是,時代因素長期捆住了人們的手腳,孤山嶺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孤山嶺鄉的老百姓還沒怎麼開始採用現代化的種植方法,如使用化肥和農藥等,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孤山嶺鄉的農民種植使用的還是農家肥,至於農藥他們從來不用。

 同時,農業機械化也還沒開始普及,拖拉機、收割機等機械設備還沒開始使用。

 孤山嶺鄉的農民種地還是牛耕人種,收割也是用鐮刀一刀一刀的割,用手和木製農具一點一點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