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找糧(第2頁)
馬志遠陰沉著臉,悶著頭不說話。
端王聽了難掩興奮之情:“張大人,此計甚好,明日六部合議時你就提出來,本王在一旁引導,一定讓他們接住這個燙手山芋!”
“王爺!”張敬之面露難色,“這件事最好還是由馬大人來提,畢竟戶部也是這件事的直接參與者,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馬志遠聽了這話,忍不住冷哼了一聲,說道:“張大人,這件事情你提我提又有什麼區別呢?照我看,運糧是為了修渠,修渠是我馬志遠首先提出來的,工部也脫不開干係,我們就不要提。都是為了國策,爭論還是不要擺在明面上來的好。”
幾句話說的張敬之又羞又恨,臉頰泛紅,喉頭上下抖動,就要發作。馬志遠也是默默
張敬之的二桿子脾氣,端王是清楚的,他沒想到的是馬志遠竟也如此耿直,眼看一場爭論在所難免,他急忙走到二人中間,擺手說道:“兩位大人都是為了本王,都是為了國事,彼此意見不同在所難免。錯都在本王,是本王心太急,逼著張大人說了些違心的意見;是本王考慮不周,疏漏了工部的立場。兩位大人都是本王的肱股,朝政的堅石,還是要戮力同心,一齊出謀劃策。”
端王話都說到了這個地步,馬志遠、張敬之各自都收斂了脾氣。端王見狀,不失時機地說道:“這就是了。明日閣議,先看左黨他們怎麼說?本王的意思,尋找糧隊消息的事情,無論如何輪不到我們牽頭,戶部的相公們都是拿筆記賬的,幹不了拿刀抓人的事,我們全力配合就是。”
第二日閣議,一開始平平無奇,輪到研究戶部議程時,左明義突然問道:“張大人,雲廊運糧隊伍離京已有三月,有什麼消息嗎?”
張敬之早料到左明義會在這裡等著自己,他從容不迫地說:“左相,糧隊是由兵部負責押送的,那日出了城便與兵部做了交割。戶部目前還沒有收到雲廊的消息,糧隊的具體情況,何大人應該比我更清楚。”
張敬之剛說完,端王就看向何必勝,大聲問道:“何大人,糧隊現在到底在什麼位置?”
面對詰問,何必勝沒有像平常一樣大吵大鬧,反而是鎮定地說:“王爺、左相還有各位大人,三月前糧隊從京城出發,走的是官驛直道,押送隊官每十天向兵部報告一次行程和位置,進入西北境內後,直道沒了,糧隊每十五天報一次位置。但最近一個月進入雲廊,糧隊已經二十天沒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