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三王會(第2頁)
代王低頭想了想,口氣一下平淡了很多:“皇叔,北府人少,湊不齊這一路人力。九原人多,可不可以....”
“別,別,別,皇侄,聽我一句勸,孟子有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君者當體恤民力民生,切不可為了滿足一己建功立業之虛榮,將萬千人投入不復之地。”沒等代王把話說,趙王就打斷了他。
代王的眉毛皺起,年輕人畢竟容易衝動,看到皇上的旨意,他不免心潮澎湃,胸中生出一番經營邊疆、挫敗旭烈、建功立業的心氣來。只是,北府郡實在是實力不濟,登記在府的編戶不到五萬,憑北府之實力,即使有朝廷出錢,也修不起境內的暗渠。這次三王相會,代王本意是想向九原、雲廊兩大郡借人修渠,可是趙王一開始就是這種態度,讓他有些氣憤,更有些沮喪。
代王轉頭看向燕王,說道:“燕王叔,你怎麼看呢?”
燕王摸了摸鬍子,沉吟道:“我們西北三郡是當年皇上北逐旭烈後在歸途中設立的。國之藩籬,拱衛京都。我們三藩守著邊界這片苦寒之地,軍民都靠著中土輸血養著,現在,朝廷體恤我們,出錢幫我們修渠發展生產民生,這是好事啊!”
“還是燕王叔說的有理。”代王興奮地說道,又看了一眼趙王。
趙王沒有理會他,繼續看向燕王。
燕王翻開詔書說道:“不過,這條線路直穿大漠,是否太過兇險?”
代王激動地說道:“燕王叔,你難道也怕了。成大事少不了會要有犧牲,如果這渠能修好,就能把大雪山的融水引過來。有水就有草、有田,到時候放牧、種糧,我們西北也能富足了,塞上江南也不是夢啊!”
代王興奮地說道,眼裡似乎已經看到了牛羊成群,良田遍地的場景。
燕王:“皇侄,你說的我又何嘗不知。只是,我們三郡是國之藩籬,我不怕犧牲,我所擔心的是西北人太少了,北府就不說了,趙王兄的九原郡人算是最多的了,也只有編戶九萬,在修渠的同時,今年的農事生產還不能停,數千裡的邊界上幾千個哨站還要守,這些都要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