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 作品

第140章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第2頁)

 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中,如果說起悼亡詩詞,那麼排在第一的必定是蘇軾的這首《江城子》。

 當年第一次讀到這首詞的時候,他還特意去了解了這首詞背後的故事。

 北宋年間,中巖有座書院,青神鄉貢進士王方執教時,好友蘇洵送他兒子蘇軾到中巖書院讀書。

 中巖下寺丹巖赤壁下,有綠水一泓,平靜如半輪明月。

 一日,蘇軾望著這碧波盪漾的湖面,不禁心生遐想:“好水豈能無魚?”於是便撫掌三聲,奇蹟般地,巖穴中的群魚紛紛躍出,彷彿在空中翩翩起舞。

 蘇軾和同伴見狀驚歎不已,便向老師王方提議:“此等美景,當有美名相配。”

 聞言王方便召集了當地的文人學士,欲為這綠潭題名。然而,眾人的題名要麼過於雅緻,要麼落入俗套,皆不盡如人意。

 就在此時,蘇軾揮毫潑墨,寫下了“喚魚池”三字,讓王方等人十分喜歡。 蘇軾得意之時,王方的女兒王弗也使丫鬟從瑞草橋家中送了題名來,紅紙怡上,躍然而出:“喚魚池”三字,更令眾人驚歎:“不謀而合,韻成雙璧。”

 不久後。

 王方請人做媒,把女兒許配給蘇軾,那一年,蘇軾十八歲,王弗十五歲。

 同時“喚魚聯姻”的佳話也傳遍當地。

 不過後來人們才知曉。

 喚魚聯姻的背後,其實還有另一個故事。

 王弗愛花,尤愛飛來鳳,常攜丫鬟到喚魚池附近採摘。

 因為經常聽父親說眉州少年蘇軾如何聰明機智,心中頗有好感,但又不便明顯流露,得知蘇軾常在山水間靜思、讀書,便悄悄隱於一旁樹叢中靜觀,卻見蘇軾英氣勃勃,撫掌喚魚。

 “小姐,你最喜歡的飛來鳳花開了。”丫鬟在草叢驚喜一聲。

 蘇軾聞言轉回頭來,見王弗站立在初春的綠草叢中,輕盈飄逸,雙眸如星,閃爍著少女的嬌態,粉臉含羞...

 自那以後。

 兩人都對彼此一見鍾情,私定終身。

 ……

 兩人成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