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藏狐 作品

第六章:上門拜訪(第3頁)

 西門豹由此神色緩和了下來。

 也不怪他看菜下碟,

 實在是如今天下,諸侯爭雄,已然不似之前。

 此前諸侯雖然爭霸天下,但在大局之上,仍然少不了“溫良恭儉讓”,貴族打仗都不會下死手,即便大國強壓小國,只要小國服軟了,也就鬆口了,甚至還會因為小國認了自己為大哥,而各種相助。

 故而後世有云:“春秋爭霸”。

 所為“霸”者,諸侯中之大者,為諸侯盟主者也。

 而隨著三家分晉,這世道也彷彿換了副模樣,悄然間變得更加複雜殘忍。

 西周之初受封,源於武王血脈,存續數百年,曾踐土會盟的姬姓大國晉被肢解,社稷不保,周天子還親自承認了瓜分晉國的三家卿士為新的諸侯,進一步促進了禮崩樂壞。

 此事一出,天下諸侯為了保全宗廟、地位和權勢,即便再怎麼守舊,也在思索加強國力的辦法。

 而上位者有圖強之意,下面自然有所反應。

 如此,

 便是“實用”大行其道。

 即便道理講的再好,

 不能使我國力增強,

 使我宗廟永固,

 使我權威不落,

 那也是沒用的。

 這也是為何後面法家會迅速發展,得到各大諸侯重視的緣故。

 西門豹師從西河學派,雖是儒家分脈,其開派宗師子夏,是孔子門徒。

 然而相對於其他“文質彬彬”的師兄弟,子夏的學說顯得更加激進一些,比起儒家提倡的道德禮法,子夏更加重視儒家治理調和世間的“術”,並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治理方式要與時俱進。

 因此後世有言:“孔子說禮法,曾參取禮,子夏取法”。

 子夏自己曾言:“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要求君子除了要溫文爾雅外,還要有一定的權術和心機。

 不難看出,這些對於“君子”的要求,和法家提倡的察勢和用權較為相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西河學派,也稱得上法家源流之一。

 西門豹出身平民,憑藉求學西河,得到國君賞識,得以晉身,自然對“用法”更加關注。

 何況他初來到鄴縣,行事便激烈,足以見得,西門豹迫切希望做出一番成績,好讓自己轉回魏國核心。

 他禮賢下士,

 是圖人能提供的好處。

 若只是浪費時間,

 那更不需要浪費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