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驚爆:孫市長的大秘和小秘全部援疆援藏(第2頁)
有一天,張謙無意間透露,領導已經向省委主動申請援疆、援藏。劉志軍聽聞,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一個念頭在他心中悄然萌發——通過援疆、援藏這條途徑,爭取實現迂迴晉升。他深知,援疆、援藏工作雖然充滿挑戰,但卻是一個展現自己能力與擔當的絕佳平臺,一旦做出成績,說不定就能打破眼前的晉升困境。
而張謙,畢竟年輕,心思單純,沒有劉志軍想得那麼複雜。他只是偶然間聽到領導給省委打電話,主動要求援疆、援藏,心中便湧起一股熱血。
當晚,他懷著忐忑的心情找到領導孫國華,紅著臉,有些緊張地說出了自己也想援疆、援藏的想法。孫國華聽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拍了拍張謙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年輕人,有這份勇氣和擔當,非常好!我支持你。”
孫國華深知,張謙年輕有衝勁,援疆援藏的經歷對他來說,將是一次難得的歷練,能讓他在艱苦的環境中迅速成長,未來必能在仕途上大放異彩。
劉志軍這邊,在確定了自己的想法後,便開始收集援疆、援藏工作的資料,瞭解當地的需求和政策,積極為自己的計劃做準備,他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確實沒得說,這也是他深受孫市長賞識的原因之一。
援疆、援藏幹部名單下來了,市政府的走廊裡,秘書長劉志軍和市長秘書張謙迎面碰上,兩人相視間,眼神裡都帶著幾分悵然。援疆、援藏的任務下來了,他們即將離開孫國華市長,開啟新的征程,可那些一起並肩奮鬥的日子,樁樁件件,都沉甸甸地壓在心頭,滿是眷戀與不捨。
在蓮花江市的發展進程中,東安區的江窪地改造工程曾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彼時身為東安區區長的劉志軍,毅然扛起了這一艱鉅任務。江窪地環境複雜,基礎設施陳舊,改造涉及多方利益協調,困難重重。劉志軍整日穿梭在泥濘的街巷,深入居民家中瞭解訴求,面對居民的質疑和不滿,他總是耐心傾聽、細心解釋。
為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劉志軍帶領團隊日夜奮戰,查閱大量資料,參考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在一次規劃研討會上,劉志軍提出了一個大膽且創新的設想,將江窪地打造成集生態、文化、商業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不僅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還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一方案得到了孫市長的關注,孫市長親臨江窪地考察,對劉志軍的工作態度和創新思路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孫市長的支持下,劉志軍全力推進改造工程。遇到資金短缺問題,孫市長幫忙協調各方資源,積極引入投資;面對施工中的技術難題,孫市長又幫忙聯繫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指導。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江窪地舊貌換新顏,成為了蓮花江市的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