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把《南方新聞時報》記者給抓了(第2頁)
不但如此,同時,楊建超還嚴令任何公職人員嚴禁接觸記者,或者向記者透露任何與事件相關的信息。他還專門指示,一旦發現有人違反這一命令,將按組織紀律進行懲處。這種高壓政策使得公職人員人人自危,不敢輕易與記者交流,進一步加劇了信息的閉塞和輿論的緊張。
然而,這種極端措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它激起了公眾和媒體的更大憤怒和質疑。記者們通過各種渠道繼續挖掘事件真相,並將楊建超的極端行為公之於眾,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隨著《南方新聞時報》對楊建超市長夫婦涉嫌利用路燈工程斂財事件的持續報道,該報的一名資深記者小李深入蓮花江市進行實地調查。他通過採訪當地居民和幹部、查閱相關文件、收集證據等方式,逐漸揭開了事件的真相。然而,他的報道卻觸動了楊建超的敏感神經。
晚上,小李在結束了一天的採訪後,準備返回賓館休息。然而,當他剛剛進入賓館大門時,突然被幾名不明身份的人員圍住。這些人聲稱自己是公安機關的,要求小李配合調查。儘管小李多次表明自己是記者,正在進行正常的新聞報道,但這些人仍然強行將他帶走。
消息傳出後,整個媒體界都為之震驚和憤怒。
《南方新聞時報》立即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這種非法抓捕記者的行為,並要求立即釋放小李。同時,該報還呼籲其他媒體和公眾共同關注此事,維護記者的合法權益和媒體的獨立報道權。
其他媒體也紛紛響應,紛紛發表文章和評論,表達對小李的聲援和對楊建超市長行為的譴責。他們指出,抓捕記者是對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嚴重侵犯,是對媒體監督權的粗暴打壓。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也破壞了社會的法治環境和民主氛圍。
公眾對此事也反應強烈。許多市民紛紛表示,他們支持媒體的報道,認為媒體是揭露真相、維護正義的重要力量。他們呼籲政府尊重媒體的監督權,保護記者的合法權益,並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儘快查明真相,釋放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