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生之後又見到親人(第2頁)
閒聊當中,得知表姐單位快要黃了,即將失業,孫國華說:“姐要不你去我們蓮花江吧,我看看能不能給你找個好單位”。表姐還不知道他這個剛大學畢業的表弟有多大能力呢,不相信你笑著說:“那姐就指望你了……”四個年輕人又聊了一會兒,表姐表弟才回家。
一家人有說有笑的開始準備年夜飯,華燈初上,放完鞭炮,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老爸打開一瓶五糧液給自己倒了一杯,剛要收起想想又找了一個杯子,給大兒子也倒了半杯,不禁感慨,兒子大了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小屁孩兒了。
飯桌上,孫國華拿出五千元錢交給媽媽,對爸爸說,這是自己幫單位食堂賣大米應得的辛苦費,還有自己的工資,合理合法,放心花。又把讓父母開一間食雜店即小超市的想法說了,弟弟聽了非常高興,說開食雜店好啊,還能賺錢,還有好吃的。但是這對於一直在工廠上班,從沒做過生意的父母來講,可是一個難題。
母親說咱家這房子也不臨街,要是租房子那麼貴,再加上進貨,那得幾萬塊錢也打不住吧,咱家也沒有那麼多的本錢。孫國華告訴父母錢的事不用擔心,他有辦法,並告訴父母,不用再惦記回單位上班了,以後就是要自己幹,抓緊找選址地方就行,過年這幾天自己正好在家,儘量把這事兒定下來,至於賺不賺錢、開店資金這些事情交給自己來解決。
關於讓父母儘早離開工廠這件事孫國華是堅決的,因為他清楚,父母廠子都被領導掏空了,最後工人什麼也沒得到,甚至連拖欠的工資都沒有給補發,今天通知返廠,明天通知檢修設備,就是不發工資,所以,趁早跳出來,越早越好,父母現在身體還好,自己做點小生意,一定要比守著那個工廠好上一萬倍。至於做什麼生意,自己也考慮過,單純賣七星大米,父母的社交能力,銷售能力,還真不行,七星大米屬於高檔大米,價格自然偏高,普通老百姓也吃不起,所以,主營大米還是給否了,不過,可以捎帶著做。再就是五金建材日雜商店和食雜店,想來想去,結合父母的性格特點,最後還是選擇開一家食雜店就行。這個生意投資不大,約一、二萬元錢就能夠開起來,也不復雜,不用擔心進貨和銷售,只要會算賬就行。而且,還能照顧好正在讀書的弟弟。一家人至少可以按時吃飯,不用為生計發愁。能夠保證這點就夠了。父母也很願意做,只是苦於沒有本錢,沒有做過買賣,多少有些擔心而已。